包含君的词语
- 26、君无戏言: 言而有信,不会说了却做不到,说到就一定做到。
- 27、望君安好:希望对方平安幸福。
- 28、君子如玉: 做为一个谦和的君子,应当时时以玉之触手温润如玉、光华内敛为要求自省,君子当以宽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举止从容有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 29、君临天下:原指君主统辖,后泛指统治或主宰。
- 30、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
- 31、听君一席话: 一:君(这里是个代名词,不是特指帝王)说了一句话;二: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 32、干君何事:干:关涉;君:你的尊称。跟你有什么关系?指人爱管闲事。
- 33、君子不党:古语。君子立世做人,不拉帮结派,不搞任何小团体,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不欺下,不畏强,不凌弱。
- 34、真君子: 与“伪君子”相对,常用来形容真正品质高尚的人。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
- 35、博君一笑: 只是想博得你的一丝微笑。
- 36、北斗真君:北斗真君又称斗斋星神, 北斗星君,北斗七元星君。
- 37、外君子而中小人: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似你这等人,外君子而中小人,貌人形而心禽兽,即当和你绝交矣。”
- 38、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团结而不勾结。
- 39、十王真君:亦称“地府十王真君”,为地府十殿冥官,即“地府泰素妙广真君,地府阴德定休真君,地府洞明普济真君,地府玄德五灵真君,地府最胜耀明真君,地府宝宿昭成真君,地府神变万灵真君,地府无上正度真君,地府飞魔演庆真君,地府五化威灵真君”。
- 40、五君: 指魏·晋时名士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 41、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42、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俗语,指要成就大事必须心肠狠,手段毒辣。出自《谢金吾》。
- 43、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常用来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常用来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
- 44、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语出自:《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词条名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读音】jūn zǐ yǎng xīn mò shàn yú chéng【释义】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出处】语出自:《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 4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解释为: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
- 47、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汉语词汇,典出《左传》,意为事业或人因此而兴,也因此而亡。
- 48、君子之交接如水: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拢、利用。
- 49、外君子而中小人: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似你这等人,外君子而中小人,貌人形而心禽兽,即当和你绝交矣。”
- 50、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君
- 五笔VTK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君,尊也。——《说文》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君有疾。——《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8) 夫妇之间的尊称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动词(1) 主宰、统治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