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君的词语
- 51、君子忧道不忧贫: 指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 52、半缘修道半缘君:一半因为我潜心修道,一半因为曾经有你。
- 53、中君: 指才德平常的君主。 指心。
- 54、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 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对卿大夫的称呼。 对一家之主的称呼。 对人的敬称。道家谓根本。
- 55、文君司马:卓文君在丧夫后,遇见才子司马相如,一见倾心,两人于是私奔。
- 56、中书君: 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后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 57、正人君子: 正人君子zhèngrén-jūnzǐ (1) 品行端正而无私的人 英 zaddik;man of moral integrity (2) 现在常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角色 例 现在正有许多正人君子和革命文学家,用明枪暗箭,在办我革命及不革命之罪 英 gentleman
- 58、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词语解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⒈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后经改造,用来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引证解释⒈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后经改造,用来指某些人以自己鄙陋或卑劣的心理,去推测品德高尚者的胸襟。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庾 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按,此语后来逐渐定型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谁知 颜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际便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辛显令 《喜盈门》八:“整天价疑神疑鬼,好象家里的钱都让妈偷偷给我买了衣料似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看到这种人就够了!”国语辞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 duò jūn zǐ zhī fù ]⒈ 本指臣子以自己已饱之腹为例,期望君王的欲望也有满足之时。语本后比喻用小人狭隘的心理去猜想君子光明磊落的心地。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谁知颜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际便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英语to gauge the heart of a gentleman with one's own mean measure (idiom)
- 59、遗君: 1.背弃君主。
- 60、阴君:阴间之主﹐阎罗王。
- 61、元君:贤德的国君。《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韦昭注:'元﹐善也。'一说﹐犹元首。见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国语小识.晋语七》。 道教语。女子成仙者之美称。祖先。
- 62、云中君: 1.传说中的神名。见《楚辞.九歌》及《汉书.郊祀志上》。所指何神﹐诸说不一。王逸﹑颜师古注谓为云神﹐王闿运《楚辞释》谓为云梦泽水神﹐郭沫若《九歌今译》谓为女神﹐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谓为月神。
- 63、相君:旧时对宰相的尊称。
- 64、小君: 周代称诸侯之妻。 称皇后。 对无亲族关系的长辈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称。
- 65、先君: 先君xiānjūn (1) 已故的父亲 英 deceased father
- 66、先小人,后君子: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后引申为生意谈妥之前该注意的事项都要提前说好,免得开始很大方随和,什么条件都答应,后期做不到而损人不利己,是谓先小人后君子是也!
- 67、先知君:龟的异名。
- 68、贤人君子:指有才有德的人
- 69、心君:心。古人以心为一身之主,故称。
- 70、新郎君: 1.指新进士或新及第者。
- 71、新君:新即位的国君。
- 72、太山君: 指泰山神。
- 73、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Tàishàng Lǎojūn (1) 对道家创始人李聃的敬称 英 Laotse
- 74、天君: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主祭天神者。 称天神。
- 75、天宝君: 道教所称天尊名。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君
- 五笔VTK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君,尊也。——《说文》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君有疾。——《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8) 夫妇之间的尊称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动词(1) 主宰、统治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