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君的词语

  • 101、君子之交淡如水: 1.亦作"君子之接如水"。亦作"君子之交淡若水"。 2.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絶。"郭象注:"无利故淡,道合故亲。"
  • 102、君子之过: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103、君子于役:《诗·王风》篇名。写一个妻子对丈夫在外服劳役,不知归期的担忧和思念。
  • 104、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词语解释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⒈  比喻言而有信。引证解释⒈  比喻言而有信。引《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哥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国语辞典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jūn zǐ yī yán kuài mǎ yī biān ]⒈  (谚语)​说话算话,不再反悔。也作「丈夫一言,快马一鞭」。引《金瓶梅·第五三回》:「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哥前日不要许我便好,我又与他每说了,千真万真,道今日有的了,怎好去回他?」
  • 105、君暗臣蔽: 词语解释⒈  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 106、君射臣决: 词语解释⒈  射:射箭;决:射箭用具,即扳指,用以钩弦。君主喜好射箭,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比喻上司的爱好,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
  • 107、君仁臣直: 词语解释⒈  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 108、得君行道:得君:臣子获得君主的信任;行:实行。有才学的人能得到贤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 109、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词语解释⒈  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
  • 110、大人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111、归遗细君:归:回家;遗:给予;细君:妻子。指夫妻情深
  • 112、非君莫属: 词语解释⒈  君:你,表示尊敬对方;莫:没有谁;属:归属,引申为占用。俇了您没有谁可以占有的。也指只有您来承担此事才能成功。
  • 113、防君子不防小人: 词语解释⒈  指关门上锁之类预防措施,对那些强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 114、独行君子: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 115、多识君子: 词语解释⒈  指知识广博的人。
  • 116、安陵君: 安陵君ānllíngjūn (1) 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一个小国(现在河南省鄢陵县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 英 the king of Anling
  • 117、文君: 1.指周文王。 2.指晋文公。 3.指卓文君。汉临邛富翁卓王孙之女﹐貌美﹐有才学。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曲挑之﹐文君遂夜奔相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 4.指代寡妇。
  • 118、国君: 国君guójūn (1) 封建制或君主制国家的统治者,通常实行终身制和世袭继承制 英 monarch
  • 119、尾君子:指猴子。
  • 120、知臣莫若君: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
  • 121、亡君: 1.亡国之君;失权之君。
  • 122、县君: 1.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2.命妇的通称。
  • 123、县太君: 1.古代妇女封号。
  • 124、私卒君子: 1.指古代君王军队中所亲近的贤良之臣。
  • 125、君侧之恶:君子身边的佞臣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TK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君,尊也。——《说文》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君有疾。——《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8) 夫妇之间的尊称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动词(1) 主宰、统治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