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吞的词语
- 1、人心不足蛇吞相: 一个人太过贪婪,想取蛇的心肝,结果被蛇吃了。比喻人如果贪心过重,最后将没有好下场。
- 2、贪心不足蛇吞象: 其实‘贪心不足蛇吞象’指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一个传说,其大意是: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所以,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故此,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传说。后来有人把宰相的‘相’写成了大象的‘象’从而演化出‘人心不足蛇吞象’接着有人把‘人心’直接改为了贴切的‘贪心’也就有了‘贪心不足蛇吞象’
- 3、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4、打落牙齿和血吞:和:混合。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 5、温吞:1、做事懒惰,敷衍了事; 2、速度慢,拖拖拉拉的。 3、不温不热的,含蓄,急死人了 4、在安徽又被称为温吞水。意为不进不退。5.也有柔和不利落的意思。 6.不冷不热。
- 6、生吞: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
- 7、气断声吞: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 8、气吞: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 9、平吞:全吞;一口吞没。
- 10、咀吞:咀嚼吞食。
- 11、嚼吞:咀嚼吞食。
- 12、气吞河山: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 13、巴蛇吞象:比喻贪心极大,不知满足。
- 14、卧雪吞毡: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
- 15、网漏吞周:网里漏掉吞舟的大鱼。
- 16、袖里吞金:也称“一掌金”,一种民间手心算方法
- 17、气吞斗牛:意思是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18、气吞长虹:气势能吞没牛、斗二星。形容气魄很大。
- 19、气吞八荒:气势可以吞没四面八方。形容气魄很大。
- 20、气吞万象: 那气势啊什么都可以吞下去,形容气势宏大,威力无穷。
- 21、一毛吞海:毛:同“蚝”,蛤蜊。一只蛤蜊吞吸海水。比喻无损于事。
- 22、服气吞露: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23、气吞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24、一蛇吞象: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 25、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吞
- 五笔GDK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2) 同本义吞,咽也。——《说文》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4) 吞并,消灭掉吞,灭也。——《广雅》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6) 容纳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7) 忍受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8) 又如:吞恨形容词痴呆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