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吞的词语
- 126、吞舟漏网: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127、吞搂:犹侵吞。
- 128、神木愣吞:方言。形容失神发呆。
- 129、吞声饮泪: tūn shēng yǐn lèi,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 130、吞声忍泪: 形容强忍悲伤。
- 131、驱虎吞狼:使之两相残杀,以让第三方坐收渔人之利。
- 132、虎咽狼吞: 虎咽狼吞hǔ yàn láng tūn (1) 形容吃东西不细嚼,又急又猛 例 他扑到鸡蛋和咸肉上,虎咽狼吞地大吃起来 英 gorge;be a devil to eat;devour ravenously; gobble up; make a pig of oneself wolf down one's food
- 133、狼吞虎咽: 狼吞虎咽lángtūn-hǔyàn (1) 形容吃东西不细嚼,又急又猛 例 他扑到鸡蛋和咸肉上,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 英 gorge;be a devil to eat;devour ravenously; gobble up; make a pig of oneself wolf down one's food
- 134、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135、狼吞: 像狼那样吞食。比喻贪得无厌。
- 136、吞咽困难: 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
- 137、卷舌吞声:形容不发表意见。
- 138、吞据:吞并,占据。
- 139、八九吞: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言齐国疆域广阔﹐楚非其匹。后以"八九吞"喻水势的浩大。
- 140、鯨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141、蛇食鲸吞: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 142、鲸吞虎据:比喻气概豪迈或气魄盛大。参见:[[吞牛]]
- 143、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144、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 145、鲸吞: 鲸吞jīngtūn (1) 像鲸鱼一样地吞食,多用来比喻侵吞土地 例 大则鲸吞虎据。——《旧唐书·肖铣等传论》 英 swallow like a whale
- 146、兼吞:并吞。
- 147、吞剑伎:我国传统杂技之一。
- 148、生吞活剥: 生吞活剥shēngtūn-huóbō (1) 喻指生硬地搬用别人的言论、文辞。现泛指不联系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例 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改造我们的学习》 英 uncritically
- 149、活剥生吞: 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语出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清·王士禛《五代诗话•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非江为诗乎?林君复易‘疏暗’二字,竟成千古名句,所云一字之师,与活剥生吞者有别也。”
- 150、浑沦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吞
- 五笔GDK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2) 同本义吞,咽也。——《说文》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4) 吞并,消灭掉吞,灭也。——《广雅》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6) 容纳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7) 忍受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8) 又如:吞恨形容词痴呆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