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吞的词语
- 151、浑抡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 152、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 153、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húlún-tūnzǎo (1) 把枣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英 swallow a date whole (2) 比喻做事不加思考,笼统含混 英 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read without understanding
- 154、气吞湖海: 犹气吞山河。
- 155、吞声忍恨: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啕痛哭。”。
- 156、吞声饮恨: 谓抱恨无言。语本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157、吞恨:犹饮恨。
- 158、饮恨吞声: 饮恨吞声yǐnhèn-tūnshēng (1) 形容无力反抗迫害,只能把仇恨和痛苦藏在心里 英 gulp down one's sobs with a grievance in one's heart
- 159、龁吞:啮咬吞食。
- 160、欱吞:吸收;容纳。
- 161、豪吞: 1.大口吞咽。 2.强横地侵占。
- 162、吞航:犹吞舟。
- 163、吞钩: 1.亦作"吞钩"。 2.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 164、港口吞吐能力: 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按照合理的操作过程和先进的装卸工艺,某一港口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它是港口所有泊位吞吐能力的总和,以吨为单位。
- 165、咽苦吞甘: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 166、吞符翕景:谓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 167、负重吞污:犹言忍辱负重。
- 168、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169、吞夺:侵吞掠夺。
- 170、生吞活夺:形容粗暴地抢夺。
- 171、杜口吞声:意思是闭住嘴巴,不出一言。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 172、独吞: 独吞dútūn (1) 把本该属于大家的据为自己一人所有 英 not share with others;take exclusive possession of;take everything alone
- 173、吞九鼎:谓灭国。
- 174、吞敌:消灭敌人。
- 175、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吞
- 五笔GDK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2) 同本义吞,咽也。——《说文》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4) 吞并,消灭掉吞,灭也。——《广雅》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6) 容纳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7) 忍受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8) 又如:吞恨形容词痴呆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