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和的词语
- 251、叶和:和睦;和合;和谐。
- 252、和弄: 和弄huònong (1) 〈方〉 (2) 拌和 英 mix (3) 拨弄是非;离间 英 sow discord
- 253、和弹: 1.相应和的弹奏。
- 254、夹和: 1.掺和。 2.混杂。
- 255、和通: 1.调和;和畅。 2.中和通达。 3.和洽。 4.通好。
- 256、追和: 1.后人和前人的诗。闽徐夤有《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 257、和适: 1.犹和顺;柔顺。 2.协调;调和;舒适。
- 258、和蕃: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 259、调和:[ tiáo hé ] :(动)使双方消除纠纷重归和好:只要有~的余地就要替他们~。[近]协调|调停|调解。②(形)协调;配合得恰当:色彩~。③(动)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斗争是不可~的。
- 260、和说: 1.见"和悦"。
- 261、详和: 详和xiánghé (1) 安祥、和睦 例 听道时,神情专注而详和 英 composed and kind
- 262、和亲: 和亲héqīn (1) 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 例 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of some feudal dynasties) attempt to cement relations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ying daughters of the Han imperial family to them
- 263、亲和:亲爱和睦。
- 264、亲和力: 亲和力qīnhélì (1) 亲近与结合的力量 例 鼓励两岸人民互访、交流,藉以消除隔阂,增强亲和力 英 affinity
- 265、参和:三者合一。
- 266、和县话: 和县话属于江淮官话,又因其与南京。
- 267、和佛:拜佛。和,和南。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 268、和价:谓官定的平价。
- 269、内和: 1.内心平和。 2.家庭和睦。
- 270、和隋: 1.亦作"和隋"。 2.卞和与随侯。亦谓稀世珍宝和氏璧与随侯珠。
- 271、才怀隋和:才:才能;隋:隋侯珠,春秋时代非常名贵的宝珠;和:和氏璧,春秋时极有名的宝玉。形容具有罕见的才能。
- 272、隋和: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皆为宝器。亦喻人的美好才德。
- 273、隆兴和议: 南宋与金的和约。1164年(隆兴二年),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 274、和陶诗:晋代以后,以苏轼、郝经为代表的诗人,他们非常推崇陶渊明的诗歌,并以步韵、次韵、从韵等形式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 275、陶和:陶冶调治。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基本释义
hé形容词(1) 和谐;协调。和,相应也。——《说文》和,谐也。——《广雅》音声相和。——《老子》乐从和。——《国语·周语下》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3)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4) 和睦;融洽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6)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7) 暖和;和煦;晴和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和无寡。——《论语·季氏》(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9)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10) 指身体健康舒适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12)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13) 搀和,混和。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动词(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5)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6)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名词(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介词(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连词(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4) 另见hè;hú;huó;huò;huo。hè动词(1) 应和;跟着唱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3)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5)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6) 另见hé;hú;huó;huò;huo。huó动词(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2) 另见hé;hè;huó;huò;huo。huò动词(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2) 另见hé;hè;hú;huò;huo。hú动词(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量词(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3) 另见hé;hè;hú;huó;huo。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