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和的词语
- 17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词语解释⒈ 1958年9月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加强了政府的权力。第一任总统是戴高乐。
- 17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词语解释⒈ 法国历史上第三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870年9月,因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投降,巴黎爆发革命,宣布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被纳粹德国打败,1940年6月投降,第三共和国告终。
- 17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词语解释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fǎ lán xī dì èr gòng hé guó ]⒈ 法国历史上第二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时成立。1852年12月,路易·波拿巴称帝,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 179、对着和尚骂贼秃:当着对方的面骂第三者。由于两者的特征相同﹐实际上借此骂对方。
- 180、多米尼加共和国: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濒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484万平方千米。人口750万(1995年)。首都圣多明各。境内多山。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蔗糖。
- 181、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词语解释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duǒ de hé shàng duǒ bù dé sì ]⒈ 谓纵然一时躲避,但终究不能根本脱身。引证解释⒈ 谓纵然一时躲避,但终究不能根本脱身。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国语辞典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duǒ dé hé shang duǒ bù dé sì ]⒈ (谚语)和尚能够躲得起来,但是庙寺依然存在,所以别人仍可从庙中找得到他。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也作「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引《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
- 182、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 词语解释垂直和短距起落飞机(垂直和短距起落飛機)[ chuí zhí hé duǎn jù qǐ luò fēi jī ]⒈ 能垂直起飞、降落或起飞、着陆距离在300米以内的飞机的总称。前者称垂直起落飞机,后者称短距起落飞机。主要特点是对飞行场地条件要求低,机动性强,隐蔽性好,但耗油量大、载弹量小。
- 183、八千里路云和月: 比喻征战的长途奔驰。语出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亦借喻路程之遥远。如:“这几年在外到处奔波,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来形容也不为过。”
- 184、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词语解释⒈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小段海岸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436.45万(1991年)。首都萨拉热窝。地形多山。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采矿业和农业较重要。
- 185、布列斯特和约: 词语解释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和约。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签订。依约,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并缴付巨额赔款。但苏俄因此而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机。11月德国战败,苏俄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 186、安提瓜和巴布达: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北部。
- 187、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词语解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 ài guó zhǔ yì hé guó jì zhǔ yì jiào yù ]⒈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 188、中和: 中和zhōnghé (1) 使中和 例 用酸中和碱 英 neutralize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例 酸碱中和 英 neutralization
- 189、维和:(动)维持和平:~部队。
- 190、天和: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 谓人体之元气。 天气和暖。
- 191、人和: 人和rénhé (1) 指人心归一,上下团结 英 support of the people;unity and coordination within one’s own ranks
- 192、热和: 热和rèhuo (1) 热。多指物体的温度 英 heat (2) 亲热 例 二人见面十分热和 英 intimate
- 193、和平: 和平hé píng 1. 以不存在大的战争和国际事务的普遍稳定为其特征的国际历史时期。 英 Pax; 2. 政府之间互相友好;没有战争的状态。 例 保卫和平。 英 peace; 和平hé píng 1.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例 采取和平战略。 英 peaceful; 2.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例 和平的环境。 3. 没有战争的。 例 和平的方法。 英 peaceable; 4.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例 药性和平。 英 mild;
- 194、和解: 和解héjiě (1) 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今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 例 使争吵的两派和解 英 become reconciled;settle (2) 在法律上,指诉讼当事人之间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一般来说,和解的结果是撤回起诉或中止诉讼而无需判决。在这种情况下,和解作为当事人之间有约束力的契约,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诉讼。当事人双方也可以将和解的条款写入一个协议判决,由法院记录在卷 英 settlement
- 195、和风: 和风héfēng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英 moderate breeze (2) 温和的风 例 和风拂面 英 soft breeze
- 196、和声: 和声héshēng (1) 依据和弦的组成和相继进行谱成的音乐作品的结构 英 harmony
- 197、和服: 和服héfú (1) 日本人传统穿的肥大宽袖阔腰带长袍 英 kimono
- 198、和和:象声词。
- 199、解和: 解和jiěhé (1) 〈方〉排解争端 例 不要吵了,我来给你们解和 英 mediate the conflict
- 200、顺和: 顺和shùnhé (1) 和顺;缓和 例 口气顺和 英 gentle and polite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基本释义
hé形容词(1) 和谐;协调。和,相应也。——《说文》和,谐也。——《广雅》音声相和。——《老子》乐从和。——《国语·周语下》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3)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4) 和睦;融洽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6)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7) 暖和;和煦;晴和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和无寡。——《论语·季氏》(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9)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10) 指身体健康舒适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12)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13) 搀和,混和。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动词(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4)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5)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6)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名词(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介词(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连词(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4) 另见hè;hú;huó;huò;huo。hè动词(1) 应和;跟着唱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3)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5)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6) 另见hé;hú;huó;huò;huo。huó动词(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2) 另见hé;hè;huó;huò;huo。huò动词(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2) 另见hé;hè;hú;huò;huo。hú动词(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量词(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3) 另见hé;hè;hú;huó;huo。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