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咸的词语
-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各种贤人、老少聚集在一起。
- 2、咸吃萝卜淡操心: 北方的一句俚语,意思是说闲来无事瞎操心。
- 3、食得咸鱼抵得渴: 要吃咸鱼就要忍得了口渴。比喻要做某事就要勇于承担某事所带来的各种后果,敢作敢当。
- 4、咸海: 词语解释⒈ 中亚咸水湖。面积5.11万平方千米(1981年)。平均水深约13米。因气候干旱,水面蒸发量大,故盐度增高,面积正在缩小。冬季结冰,通航期约7个月。
- 5、上咸五,下登三: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故云'减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 6、大咸: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本为尧时的乐舞。又称'咸池'。传说中的山名。
- 7、贞咸: 1.语本《易.咸》:"象曰:山上有泽,咸。"孔颖达疏:"泽性下流,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贞,卦象;咸卦为泽,因以"贞咸"指清澈的泽水。
- 8、杖咸: 1.盛杖的匣子。
- 9、鯹咸:鱼腥气和咸味。
- 10、二咸: 星名。
- 11、都咸: 1.亦称"都咸子"。 2.果树名。
- 12、道咸:清道光﹑咸丰之并称。
- 13、不咸: 不周遍;不普遍。 不和。 传说中的山名。
- 14、阿咸:三国魏阮籍侄阮咸﹐有才名﹐后因称侄为"阿咸"。
- 15、老少咸宜:老人小孩都适宜。
- 16、群方咸遂:犹万方。
- 17、事事咸阳:指做每件事都会让人感到很明亮很温暖,表示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
- 18、都咸子: 1.亦称"都咸子子"。 2.果树名。
- 19、八珍咸粥: 一种以鸡腿、火腿、虾皮、鲜蚵、海参、豇豆等为材料煮成的咸稀饭。
- 20、咸服:指让它人心服的方法,用内心的想法及动机使对方用心来感受.从而化解对方的敌意,以至于归服.
- 21、咸隆:旧时港币的别称,此称呼主要在广东地区使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 22、咸丰:咸丰:清文宗年号。庚申: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庚申年即咸丰十年 咸丰庚申、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京洛骚然。
- 23、咸兴差使:咸兴差使为朝鲜半岛著名谚语,形容一个人被支使干一项棘手的任务。其典故出自朝鲜王朝时期。
- 24、咸阳市:在陕西省中部、渭河沿岸,陇海、咸铜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秦置县,并为国都。1952年设市。人口82.2万(1995年)。市东有秦国都城遗址。北部毕郢塬多古代帝王陵墓,有茂陵、昭陵、乾陵等。
- 25、咸丰帝:咸丰帝(1831-1861)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满族。1850-1861年在位。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同俄、美、英、法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他逃往热河(治今河北承德市),命奕欣同英、法、俄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还承认沙俄强迫订立的《瑷珲条约》。后在热河行宫病死。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鹹
- 五笔DGK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2) 同本义咸刘厥敌。——《书·君奭》(3) 毕;终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汉· 扬雄《法言》(4) 感应…窕则不咸。——《左传》(5) 又如: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副词(1) 普遍都,全部咸,皆也,悉也。——《说文》庶绩咸熙。——《书·尧典》周邦咸喜。——《诗·大雅·崧高》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咸怃然。——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属吏咸伏渴。——《明史》(2) 又如: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3) 共;同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诗·鲁颂·閟宫》形容词(1) 普遍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国语》(2) 协和,调和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天工开物》(3) 和睦 。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名词(1) 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2) 古乐曲名。即咸池 。如: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形容词含盐的 。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