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哀的词语

  • 201、哀恤:亦作“哀卹”。怜悯抚慰
  • 202、哀凶:指遭父母之丧。
  • 203、哀隐:犹恻隐。
  • 204、哀拯:怜恤而拯救。
  • 205、哀啭:亦作'哀啭'。 谓声音哀凄婉转。
  • 206、哀壮:犹悲壮。
  • 207、哀忧: 1.指居丧中的悲伤。 2.指居丧之礼仪。
  • 208、哀咽: 1.悲伤哽咽。 2.形容声音悲凉而滞涩。
  • 209、哀杖:丧礼中,孝子因哀痛不能自持,故必扶杖,其杖称"哀杖"。
  • 210、哀惜:犹哀怜。
  • 211、哀乌郎:唐诸部郎官的别称。
  • 212、哀些:楚地旧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辞句末加"些"字,后因称哀吊的歌辞为哀些。
  • 213、哀响:悲凉的乐声。
  • 214、哀悴:悲痛忧伤。
  • 215、哀嗟:悲叹。
  • 216、哀匏:悲凉的乐器声。匏,八音之一。
  • 217、哀石:指墓志铭。
  • 218、哀悫:悲伤而诚恳。
  • 219、哀酸: 1.哀痛心酸。 2.指悲酸的情思。
  • 220、哀思如潮: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 221、哀焭: 1.亦作"哀焭"。 2.忧伤孤独。
  • 222、哀牢: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 223、哀厉: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
  • 224、哀迷:悲伤迷惘。
  • 225、哀曼:哀怨而悠长。亦指哀怨而悠长之声。
  • 拼音āi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E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2) 同本义哀,闵也。——《说文》哀,痛也。——《广雅》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呜呼哀哉。——《柳敏碑》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动词(1) 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3) 慰问;哀悼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4) 又如:哀文(哀辞)(5) 哀求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7) 通“爱”。爱护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8) 哀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名词姓 [查看更多]

A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