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唯的词语

  • 76、唯利是视: 1.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2.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 77、唯利是求: 1.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2.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 78、唯命是听:也说唯命是从。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形容绝对服从。
  • 79、唯命是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也作“惟命是从”。
  • 80、唯利是图: 唯利是图wéilì-shìtú (1) 自私自利,只图有利,其他一切都置于一旁 英 self-seeking
  • 81、唯心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心主义”。
  • 82、任人唯亲: 任人唯亲rènrén-wéiqīn (1) 用人只考虑关系的亲疏而不考虑人的才德如何 英 appoint people by favouritism
  • 83、任人唯贤: 任人唯贤rènrén-wéixián (1) 用人只以德才为标准,而不管他跟自己关系如何 英 appoint people on their merits;appoint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political integrity and ability
  • 84、唯其:犹言正因为。
  • 85、唯诺:亦作'唯喏'。应答。 形容卑恭顺从。
  • 86、唯唯诺诺: 唯唯诺诺wéi wéi nuò nuò (1)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英 be a yes-man
  • 87、诺唯:应诺。
  • 88、唯妙唯肖: 唯妙唯肖wéimiào-wéixiào (1) 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亦作“惟妙惟肖” 英 remarkably true to life;be absolutely lifelike;hit off
  • 89、唯物論: 唯物论wéiwùlùn (1) 唯物主义 英 materialism
  • 90、唯理論: 一译“理性主义”。一种认识论的学说。同“经验论”相对。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由于在认识对象上的看法不同,因而形成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 91、唯邻是卜: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
  • 92、唯恐:(动)只怕。也作“惟恐”。
  • 93、唯恐天下不乱:指希望天下大乱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 94、进退唯谷:前进或后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形容处于十分不利的局势。
  • 95、唯谨:唯有谨慎。
  • 96、唯渐无顿: 佛学术语,禅源诸诠三曰:‘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薰而发现也。
  • 97、奸唯: 1.亦作"姧唯"。 2.犹奸回。奸恶邪僻。
  • 98、机械唯物主义: 亦称“机械论”。
  • 99、唯恐不及:生怕赶不上。
  • 100、唯物史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88页)。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WYG
  • 五行

基本释义

(1)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论语·里仁》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2)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副词(1) 只有,只是唯圣人为能和。唯北狄野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2)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3) 以,因为唯无德也。——《国语·晋语》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4) 表示希望、祈使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5) 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 弘、 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助词(1) 表示肯定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2) 用于句首,无实义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唯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唯师心自用。唯道之所成。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