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喻的词语

  • 26、招喻: 1.亦作"招谕"。 2.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 27、云喻:言喻。
  • 28、言喻:用言辞来说明。
  • 29、兴喻:打比方。
  • 30、深喻:深切理解。
  • 31、明喻: 明喻míngyù (1) 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枪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英 simile
  • 32、面喻:犹面谕。
  • 33、六喻:即六如。详该条。
  • 34、来喻: 1.亦作"来喻"。 2.对别人来信的敬称。
  • 35、开喻: 1.见"开谕"。
  • 36、解喻: 1.亦作"解谕"。 2.解释晓喻。
  • 37、降喻:犹赐教。多用于书信。
  • 38、嘿喻:犹意会。
  • 39、呴喻: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40、高喻:敬称他人的教诲。
  • 41、风喻: 1.亦作"风喻"。 2.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开导。
  • 42、敦喻: 见“敦谕 ”。
  • 43、称喻: 1.譬喻。
  • 44、辟喻: 1.譬喻﹐比方。辟﹐通"譬"。
  • 45、嗙喻:古代舞曲名。
  • 46、旁喻: 1.反复举例说明。
  • 47、安喻:安抚晓谕。
  • 48、设喻说理:说理 shuōlǐ ∶讲明道理说理充分∶服从道理,不蛮横你还说理不说理,如果说理,就听我把情况说清楚
  • 49、辞喻横生:横生枝节 héngshēng-zhījié[branch out; fig raise obstacles;deliberately complicate an issue] 比喻意外地产生一些枝节问题,影响主要问题的顺利解决 他又不敢去瞧,生怕又横生枝节。——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 50、十喻观: 又称十缘生句。即指幻、阳炎、梦、影、乾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十喻。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WG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同“谕”)(2) 同本义喻,告也。——《广雅》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乃留兵屯 荥阳,使使喻 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 吕氏之变而诛之。——《史记》(3) 晓喻;开导前后告喻,曾无悛改。——《三国志》(4) 又如:喻勉(开导勉励);喻教(开导教育)(5) 知晓;明白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6) 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7) 比喻罕譬而喻。——《礼记·学记》在于早谕教。——《汉书·贾谊传》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8) 又如:喻名(比称;形容);喻为“生物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