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围的词语
- 1、十围之木,始生如蘖: 词语解释⒈ 十围:形容极其粗大;蘖:树木的嫩芽。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 2、鲁酒薄而邯郸围: 语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
- 3、白登之围: 词语解释⒈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自带兵迎战,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达七日之久,后重贿冒顿的阏氏(皇后),始得出围。
- 4、三围: 女子的胸围、腰围、臀围的合称。
- 5、人围:经选拔进入某一范围
- 6、入围:科举时代进入考场,后泛指进入某一范围或达到某一标准。
- 7、根围:“根围”医学用于,经前颈点、侧颈点、后颈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一周。
- 8、涎围:指小孩的围嘴。
- 9、杉树下围:位于龙南县程龙镇龙秀村境内,龙小公路西侧,距县城18公里。95%以上的人口属钟姓,同一祖先。
- 10、解围: 解围jiěwéi (1) :解除包围或围困 英 raise (2) :帮助某人摆脱尴尬的场面 例 幸亏她替我解了围 英 help sb.out of a predicament;save sb.from embarrassment
- 11、周围:1.环绕着中心的部分。
- 12、四周围:口语。犹周围。
- 13、四围: 四围sìwéi (1)四周;周围 例 在房子四围遍植花草 英 all around
- 14、卓围:即桌围。
- 15、桌围: 1.见"桌帏"。
- 16、御围: 1.亦作"御围"。 2.殿试的试院。
- 17、壅围:遮蔽;障塞。
- 18、营围: 1.打猎的围场。 2.包围圈。
- 19、腰围: 腰围yāowéi (1) 腰部一周的长度 例 进规定的饮食以减少腰围 英 round the middle (2)腰带 英 wide crafts
- 20、牙围:车牙的粗围。
- 21、胸围: 胸围xiōngwéi (1) 与乳头相平的胸部周长 英 chest measurement;bust
- 22、谢围: 1.见"谢女解围"。
- 23、谢女解围: 1.相传晋王凝之弟献之曾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凝之妻"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事见《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后遂用作称颂才女的典故。
- 24、小围: 1.围身裙。 2.指光环较小的月晕。
- 25、陷围: 1.犹言包围圈。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圍
- 五笔LFNH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2) 同本义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围,裹也。——《广雅·释诂四》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3)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4) 包围秦之围 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5)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6) 防守围,守也。——《说文》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7)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8) 通“违”。违背;离开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名词(1)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2) 打猎的围场;围猎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3)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4)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5) 区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6)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 。如:四围都是花(7) 包围圈外围合。——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即撤围。(8) 姓量词(1)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2)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