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围的词语
- 176、金带围:芍药之名贵者。也称金腰带。
- 177、带减围: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 178、带围:腰带绕身一周的长度。旧时以带围的宽紧观察身体的瘦损与壮健。
- 179、带减腰围: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 180、打围: 1.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2.四面围起来。 3.古代一种儿童游戏。后亦用以称玩骨牌。
- 181、珠围翠拥: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
- 182、珠围翠绕: 珠围翠绕zhūwéi-cuìrào (1) 形容妇女服饰华丽 英 richly ornamented (2) 比喻富贵人家跟随的侍女很多 英 surrounded by pretty ladies at waiting
- 183、翠围珠裹: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 184、翠围珠绕:用来形容妇女妆饰华丽,也形容富贵人家随侍的女子众多。
- 185、翠绕珠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 186、围簇: 围簇wéicù (1) 聚集、簇拥在一起 英 be around
- 187、辍围: 1.撤去包围。
- 188、城围:城墙。
- 189、撤围:撤去包围圈。
- 190、尝在围中:曾在被包围之中。
- 191、打茶围: 1.亦作"打茶会"。 2.旧时谓至妓院品茗饮酒取乐。
- 192、围捕: 围捕wéibǔ (1) 包围起来捕捉 例 围捕逃犯 英 surround and seize
- 193、围脖: 围脖,围脖儿wéibó,wéibór (1) 〈方〉围巾 英 muffler;scarf
- 194、围脖儿: 围巾。
- 195、围师必阙:意即对撤退回国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包围的敌军留下逃走的缺口,对濒临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
- 196、围必有缺: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至少会有那么一点点缺陷。
- 197、围抱: 围抱wéibào (1) 四周簇拥 例 英雄遗体放置在鲜花围抱之中 英 surround
- 198、抱围:两臂合抱的周围。
- 199、分割包围: 分割包围fēngē bāowéi (1) 将敌割裂成数块,分别包围攻击的作战行动 英 division encirclement
- 200、反包围: 反包围fǎn bāo wéi 1. 英 counter encircle; 2. 打破敌人对己方正在形成包围的作战行动。 英 counterencirclement; 3. 被包围的一方对包围者所形成的包围,是战场上敌对双方犬牙交错形态的一种表现。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圍
- 五笔LFNH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2) 同本义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围,裹也。——《广雅·释诂四》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3)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4) 包围秦之围 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5)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6) 防守围,守也。——《说文》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7)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8) 通“违”。违背;离开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名词(1)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2) 打猎的围场;围猎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3)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4)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5) 区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6)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 。如:四围都是花(7) 包围圈外围合。——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即撤围。(8) 姓量词(1)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2)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