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坟的词语
- 76、坟烛:大烛。
- 77、坟兆:坟墓之间的界域。
- 78、坟丘:1.三坟﹑九丘的并称。亦泛指古代典籍。2.坟墓。
- 79、坟首:大头。《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毛传:"坟,大也。"朱熹集传:"羊瘠则首大也。"一说,"坟"当读羒羊之"羒",即雌羊。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 80、坟史:指典籍史书。
- 81、坟埏:墓道。
- 82、坟山: 坟山fénshān (1) 用做坟地的山。泛指坟地。也指坟墓;高大的坟头 英 hill cemetery;public cemetery on hill ground
- 83、坟台:坟前用以供放祭品之台。
- 84、坟记: 1.古代的典籍和记载。
- 85、坟陵: 1.帝王的陵墓。 2.代指祖先。
- 86、坟园:陵园;墓地。
- 87、坟土:指墓葬。
- 88、坟头: 坟头féntóu (1) 坟墓在地表部分,多为土堆,亦有砖石砌垒者 英 grave mound
- 89、坟田:旧时私人用作埋葬死者的田地。
- 90、坟垒:坟墓。
- 91、坟飘:方言。上坟时挂在坟头的一种纸钱。
- 92、坟衍:指水边和低下平坦的土地。
- 93、坟素:泛指古代典籍。
- 94、坟起:凸起,高起。
- 95、坟井:谓家乡,故土。
- 96、坟羊:古谓土中所生之怪。
- 97、坟冢: 坟冢fénzhǒng (1) 用土堆成的坟包 英 tomb
- 98、坟籍:古代典籍。《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就 成皋 屈伯彦 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新唐书·褚亮传》:“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坟籍之始,肇自 羲 黄,盛於 周 汉,衍于 梁 晋,极于 隋 唐。”章炳麟《文学说例》:“两 宋 以降,斯道渐普,然有所述作,犹号曰古文辞,其称谓不能无取於坟籍。”
- 99、坟茔: 坟茔fényíng (1) 坟地 英 tomb (2) 坟墓 英 grave
- 100、坟墩:方言。坟头。
- 拼音fén
- 注音ㄈㄣˊ
- 笔划7
- 繁体坟
- 五笔FYY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土,贲(bēn)声。本义:大防)(2) 同本义坟,大防。——《尔雅·释丘》坟莫大于河坟。——《尔雅释地》遵彼汝坟。——《诗·周南·汝坟》。传:“大防也。”(3) 注:“或曰 河坟, 汝坟、 淮坟也。”(4) 土堆崇坟夷靡。——潘岳《射雉赋》。注:“今呼为塘。”登大坟以远望兮。——屈原《九章·哀郢》(5) 又如:坟家(用土堆成的坟包)(6) 通“濆”。水边;沿河的高地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土而高大者谓之坟。——《方言》背坟衍之广陆兮。——王粲《登楼赋》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坟延者六施,六七四十二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7) 特指坟堆,坟墓墳,墓也。——《说文》。按,此字本训大防也。坟,冢。秦晋之间谓之坟。——《方言十三》。注:“坟取名于大防也。”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土之高者谓之坟。”出郭门直视,但见近与坟。——《古诗十九首》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不治坟,欲为省。——《史记·文帝本纪》吾往河阳省坟墓。——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8) 又如:坟兆(坟墓之间的界域);坟陵(帝王的陵墓)(9) 古代典籍名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10) 又如:坟典(坟策、坟籍、坟素,都泛指古书,古籍)动词(1) 起土堆;筑坟渐就壤坟。——《后汉书·明帝纪》。注:“起也。”(2) 又如:坟土(墓葬)(3) 划分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楚辞·天问》形容词(1) 大牂羊坟首。——《诗·小雅·苕之华》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大也。”(2) 又如:坟烛(大火炬);坟首(大头);坟仓(大粮仓)(3) 顺从的坟然若一父之子,若一家之实,义礼明也。——《管子》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