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城的词语

  • 76、兴城市: 词语解释⒈  在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西岸,京哈铁路斜贯。1986年设市。人口54万(1995年)。有著名的明代城墙宁远卫城。兴城海滨风景优美,有海水浴场、菊花岛以及兴城温泉、玲珑塔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 77、心城:佛教语。比喻外缘不入的清净禅定之心。
  • 78、虚城:虚弱的城邑。
  • 79、兴城: 兴城Xīngchéng (1) 辽宁省锦州市所辖的县 英 Xingcheng
  • 80、台城: 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2.六朝时的禁城。
  • 81、铁城:指地狱。佛教传说中认为阿鼻地狱之城由铁铸成。指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宋为广信军治所。杨延昭守此﹐辽军攻围百战不能下﹐因有'铁遂城'之称。简称铁城。
  • 82、特大城市: 词语解释⒈  中国指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解放初中国特大城市有十座,1990年为三十一座,居世界第一位。
  • 83、上城:进城。
  • 84、双城记:《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 85、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词语解释⒈  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 86、身城: 1.佛教语。指肉身。
  • 87、深于城府:意思是为人用心深远,令人难以揣测。出自《晋书·愍帝纪论》。
  • 88、水城: 古代水师以船筏作成的防线。 滨水的城邑。 堪舆,风水。 城名。一名备倭城。在山东省·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负山控水,形势险要,明·清时为海防要塞。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登州府》。
  • 89、诗城: 1.藏有丰富诗稿﹑诗集之所在。
  • 90、收拾余烬,背城借一: 词语解释⒈  收拾: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 91、市城:城市。
  • 92、说城: 1.劝说举城投降。
  • 93、四城:城的四处,全城。
  • 94、日坐愁城: 日坐愁城rìzuò-chóuchéng (1) 愁城:比喻处于愁苦的包围中。天天都处在愁苦的气氛中 例 缘贫病交侵,日坐愁城苦海故也。——高咏《致颜逊甫书》 英 in deep worry everyday
  • 95、穷城:历尽边城。亦指边城;危城。
  • 96、倾城而出:比喻人的数量很多
  • 97、曲城: 指汉将虫达。 借指善于击剑之人。
  • 98、青城山: 古称“丈人山”,又称“赤城山”。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海拔1600米。山中有八大洞、七十二小洞,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有“青城天下幽”之称。为道教名山,相传东汉道教始祖张道陵修道于此。有天师洞、上清宫、建福宫、朝阳洞等古迹,道教称为“第五洞天”。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99、青城客: 1.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仙圣地。因以"青城客"指道教信徒。
  • 100、青城门: 1.见"青门"。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DN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城,所以盛民也。——《说文》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6) 城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8) 国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动词(1) 筑城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3) 守城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