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基的词语

  • 1、林基:字孟高,闽县人。
  • 2、平基:  木船上活动的舱板。
  • 3、语基:特指学生为考学而训练的“语言基础知识”简称。
  • 4、毛基:指单位净值低于一元的基金。
  • 5、面基: 两个人在网络上相识,聊得来,想进一步发展,约定了现实中见一面
  • 6、社会基金:国民经济中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及消费方面的全部基金。
  • 7、领海基线:沿海国家测算领海宽度的起算线。
  • 8、共同基金:共同基金亦称股份不定投资公司。一种为小额财产所有者提供投资,经销可随时兑换成现金的股票的投资信托基金组织。
  • 9、基装:基础装修。
  • 10、基流:基流BaseflowThat part of stream discharge from ground water seeping into the stream.是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中的那部分。
  • 11、基料:又称彩。
  • 12、基元反应:反应式 fǎnyìngshì用化学符号来定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式子,将反应物质置于记号→或=左端,反应产物置于右端;如反应是可逆的,则上述记号用==或==;所有记号均应读作“给出”,而不读作“等于”
  • 13、利基战略:“利基”一词是英文“Niche”的音译,意译为“壁龛”,有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的意思。
  • 14、基干民兵:基干民兵编组,区别于普通民兵的民兵编组。
  • 15、基本体: 网络解释: 基本体 2013年1月走红的网络文体之一。源于上海铁路局新长车务段段长吴向东接受采访时表示“说实话,以前通过内部关系搞票的情况很多,现在基本上不可能了,都要在网上一起抢票”,对此有网友表示“基本”这个词用得好啊,基本搞不到,搞到的都不是基本的。
  • 16、基情:指同性之间深厚的友谊。
  • 17、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即“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即资本价值增殖的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者直接消费,而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止境地追求,一方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方面又激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生产的盲目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造成商品过剩危机。正是这个规律决定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日趋严重,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生、发展和灭亡。
  • 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词语解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zī běn zhǔ yì jī běn máo dùn ]⒈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成为各部门分工协作的社会过程,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资本家的私事,造成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尽量扩大生产,并无止境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造成生产能力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对立。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这一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其他矛盾起支配的决定的作用。
  • 19、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词语解释⒈  苏联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38年摄制。爱森斯坦、特·瓦西里耶夫导演,契尔卡索夫主演。13世纪时,在鞑靼蒙古占领下的俄国,又遭德意志条顿骑士团入侵。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亲率部队,在楚德湖上击溃入侵的条顿骑士团。
  • 2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词语解释⒈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这一概括。参见“党的基本路线”。
  • 21、消费基金: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消费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个人和社会公共消费的基金。
  • 22、酮基: 词语解释⒈  指酮分子(rcor′)中的羰基。如丙酮ch3cch3o分子中即含有该基团。
  • 2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词语解释⒈  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规律。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满足人民需要的手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自身的积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社会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遵循这一规律的要求,就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 24、甚长基线干涉仪: 分辨率比射电望远镜更高的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设备。采用两个或多个长度达几千至几万千米的接收天线,分别在同一时刻接收同一天体发出的射电波,并各自记在磁带上,然后把磁带直接送入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其分辨率高达万分之几角秒。常用于测定天体(射电源)的精确位置和亮度分布等。
  • 25、圣基茨和尼维斯: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DW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土,其声。本义:墙基)(2) 同本义基,墙始也。——《说文》度幽宅兆基。——《仪礼·士丧礼》止基迺理?——《诗·大雅·公刘》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齐民要术·园篱》(3) 又如:基扃(城阙);基趾(凡墙脚、城脚居下承上的,都叫基趾。又指基础、基业);基墟(旧基址)(4) 泛指一切建筑物的根脚高者必以下为基。——《淮南子·原道》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晋书·石季龙载记》(5) 又如:基阶(阶基);基雉(宫室与城垣的基础);基筑(建筑物的基础);基构(建筑物的基础和结构)(6) 基础;事业的根本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7) 又如:基兆(根本;基础);基原(根源);基图(基绪,基业。作为根基的事业)(8) 基团 。作为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组成部分的稳定原子团。如:氢基;氨基;偶氮基;自由基(9) 原油中占优势的物质,或在精制油中余留的残渣 。如:混合基原油(10) 通“賫”。一周年,一整月或一昼夜流化八基,迁荡阴令。——《汉·荡阴令张迁表颂》基月有成。——《汉·成皋令任伯嗣碑》恩洽化布,未基有成。——《汉·高阳令杨著碑》于诗三基。——《后汉书·郎传》动词奠定基础;创建所以基社稷而固邦统,古之制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形容词根本 。如:基数;基体;基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