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堤的词语

  • 26、雪堤: 雪堤xuědī (1) 雪的小丘或雪坡 英 snowbank
  • 27、无堤:犹无限。
  • 28、魏堤:指魏王堤。
  • 29、魏王堤:唐时名胜之一。洛水流入洛阳城内,过皇城端门,经尚善﹑旌善两坊之北,南溢为池,贞观中赐魏王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名魏王堤。
  • 30、圩堤: 圩堤wéidī (1) 在低洼地区修筑的堤坝,用于防止洪水淹袭 英 embankment on the low-lying land
  • 31、铜堤:指修筑得很坚固的江河堤防。上可行人。
  • 32、随堤: 1.即隋堤。
  • 33、苏堤: 1.亦称"苏堤"。亦称"苏堤"。 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其间有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有"六桥烟柳"之称。 3.在广东省惠州市西湖(旧称丰湖)中。宋绍圣年间,苏轼知惠州时,买丰湖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参阅《嘉庆一统志.惠州.苏堤》。
  • 34、苏公堤: 1.亦称"苏堤"。亦称"苏堤"。 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间,苏轼知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其间有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有"六桥烟柳"之称。 3.在广东省惠州市西湖(旧称丰湖)中。宋绍圣年间,苏轼知惠州时,买丰湖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参阅《嘉庆一统志.惠州.苏公堤》。
  • 35、沙堤:唐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 36、群蚁溃堤:溃:溃决。成群的蚂蚁打洞,可以让堤坝溃决。比喻细小的隐患可以酿成大的灾祸。
  • 37、戗堤: 戗堤qiàngdī (1) 抢救渗漏或加强堤坝时,于堤坡外面加帮的堤。其顶低于正堤顶,顶面叫“戗台” 英 shore up a dike
  • 38、签堤: 1.用竹桩加固的防水堤。
  • 39、坡公堤: 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在西湖筑的长堤,人称坡公堤。今称苏堤。
  • 40、木堤:木岸。
  • 41、鸾堤:借指京官。
  • 42、路堤: 路堤lùdī (1) 比原地面高出许多的堤岸式路面 英 embankment
  • 43、柳堤: 1.亦作"柳堤"。 2.植有柳树的堤岸。
  • 44、梁苑隋堤:汉朝梁孝王所建的东苑与隋炀帝开运河所筑的大堤。
  • 45、连堤:亦作“连隄”。 长堤。遍堤。
  • 46、救生堤: 挡水防患,保护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堤坝。
  • 47、金堤:亦作“金隄”。 坚固的堤堰。后作为堤堰的美称。 堤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堤名。指今四川灌县都江堰一带岷江的江堤。
  • 48、江堤: 亦作“江隄”。
  • 49、后堤: 后堤hòudī (1) 全口托牙之后延部分,能使托牙与组织之间完全封闭 英 postdam
  • 50、河堤: 河堤hédī (1) 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例 修复运河河堤的计划 英 dike;levee
  • 拼音
  • 注音ㄉ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G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土,是声。本义:河堤,堤坝)(2) 同本义隄,唐也。——《说文》完堤防。——《礼记·月令》脩堤梁。——《荀子·王制》河堤绕绿水。——唐·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3)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坝);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4) 陶器的底座蓼菜成行,瓶瓯有堤。——《淮南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