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士的词语
- 201、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人口 万 年 。世界著名古城,公元 - 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首都。以传统精巧的宝石镶嵌、金银器、锦缎等手工艺品著称。工业有食品、纺织、水泥等。市内有倭马亚清真寺、阿兹姆宫等。有著名的阿拉伯学院和大马士革博物馆。
- 202、国士: 心怀天下,舍身为国的高洁之士
- 203、过江名士多如鲫:过江名士多如鲫 拼音:解释: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
- 204、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词语解释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劇)[ fú shì dé bó shì de bēi jù ]⒈ 剧本。英国马洛作于1588年。浮士德博士为追求无限的知识以征服自然,毅然叛离上帝,以自己的灵魂换取役使魔鬼二十四年的权利,期满后被魔鬼劫往地狱。
- 205、方正之士: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 206、方外之士: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207、方闻之士:有道而博闻的人。
- 208、二桃三士:春秋典故,。比喻借刀杀人。
- 209、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词语解释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東方匯理與蘇伊士銀行)[ dōng fāng huì lǐ yǔ sū yī shì yín háng ]⒈ 法国国有银行。197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和苏伊士矿业联合银行合并组成。1982年实行国有化。东方汇理银行于19世纪末即在上海设分行,故在中国此银行沿用旧称。总行在巴黎。在法国国内外有很多分支机构。是世界大商业银行之一。
- 210、处士横议: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 211、百金之士:比喻勇士。
- 212、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 词语解释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bǎo jiàn zèng yǔ liè shì,hóng fěn zèng yǔ jiā rén ]⒈ 见“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引证解释⒈ 见“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 213、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 词语解释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bǎo jiàn mài yǔ liè shì,hóng fěn zèng yǔ jiā rén ]⒈ 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引证解释⒈ 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引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先生何出此言?岂不闻‘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却不道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小官有白金两锭,青衣一套,骏马一疋,荐书一封,送贤士去投託 荆王 刘表。刘表 见了小官的书呈,必然重用。”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夫人,妆奩衣服在此。”《痛史》第二三回:“这几味药……并不卖钱射利,只求得一位英雄有道之士,便双手奉赠与他。唉!常言道:‘説话赠与知音,良马赠与将军,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 214、巴士拉:巴士拉(阿拉伯语:البصرة;英语:Basrah),为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湾55公里,是伊拉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
- 215、波士顿倾茶事件: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英斗争事件。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 年 月 日夜间,数名波士顿人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东印度公司的三艘运茶船,将船上装的茶叶倒入海里。
- 216、战士: 战士zhànshì (1) 士兵 例 新入伍的战士 例 战士还者。——《资治通鉴》 英 soldier (2) 又 (3) 泛指从事某种正义事业的人 例 白衣战士 英 fighter
- 217、学士: 学士xuéshì (1) 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 例 文学士 英 bachelor (2) 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 英 scholar
- 218、下士: 下士xiàshì (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 英 sergeant;junior seaman;petty officer (2) 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英 corporalship
- 219、文士: 文士wénshì (1) 读书人;文人 英 man of letters
- 220、士兵: 士兵shìbīng (1) 军士和兵的统称;战士 英 soldier
- 221、士气: 士气shìqì (1) 士兵的战斗意志,也指群众的斗争精神 例 全体教员士气高涨 英 morale (2) 指读书人的气势、作风 例 士气为之一新 英 style
- 222、士官: 即士师,掌刑狱之官。 监狱的别名。 日本军队尉官的统称。 犹言作官。士,仕。
- 223、人士: 人士rénshì (1) 有身份、名望或地位的人 例 爱国人士 英 personage (2) 特殊阶级或类别的人们 例 运动界人士 英 gentry
- 224、瑞士: 词语解释⒈ 中欧内陆国。面积4.13万平方千米。人口703.78万(1995年)。首都伯尔尼。阿尔卑斯山脉斜贯南半部。湖光山色,风景优美。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金融业和旅游业都很发达。有“钟表王国”之称。
- 225、女士: 女士nǚshì (1) 对妇女的尊称 英 lady;madam;miss;Ms.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士
- 五笔FGH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2) 同本义士,事也。——《说文》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 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 韩愈《原毁》(3) 又如: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士大夫官僚阶层);士夫(青年男子);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另眼相看,极言进步之速)(4) 将领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5) 又如:士臣(将士)(6) 兵士;武士下军之士多从之。——《左传·宣公十二年》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驱中国士众这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上》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国殇》革车百乘,甲士千人。——《左传·成元年·三月作丘甲·注》(7) 又如:士兵;士众(众士兵);上士;中士;下士(8) 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其附于刑者,归于士。——《周礼·大司徒》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9)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10) 又如:士夫(士大夫);士田(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领有的田地);士民(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士行(士大夫的操行);士论(士大夫的舆论、评论)(11) 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12) 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荆州与国相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资治通鉴》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 徐尚、 苏秦、 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 贾谊《过秦论》(13) 又如:士庶(贵族和平民)(14) 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15) 知识分子的通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16) 又如:士子(对读书人的通称);士林(学术界;知识界);士品(读书人的品行);士风日漓(读书的风气一天天淡薄了);士流、名士;士农工商(17) 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18) 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遏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19) 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20) 卫兵,尤指将帅身旁的卫兵,特指中国象棋中的一个只能在将帅近旁活动的棋子 。如:将、士、相动词作官。通“仕”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周礼·地官·载师》古者匹夫五十而士。——《荀子·大略》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风俗通义·穷通》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