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复的词语

  • 276、捆复:谓箭射靶不入而弹回。
  • 277、况复: 1.亦作"况复"。 2.更加;加上。 3.何况,况且。 4.仿佛,好像。
  • 278、垦复: 垦复kěnfù (1) 重新开垦,使恢复生产 例 垦复了荒废的茶园 英 reclaim wasteland
  • 279、戡复:犹言中兴。谓平定叛乱,复兴王业。
  • 280、凯复:收复失地:旧邦凯复。
  • 281、开复: 1.收复(失地)。 2.清代指官吏被降革后恢复其原官或原衔。
  • 282、蠲复:免除赋税或劳役。
  • 283、捐复: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清代的一种弊政。
  • 284、渠复:复姓。汉有渠复絫。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285、且复:犹言姑且再。
  • 286、九复: 多次反复。
  • 287、迳复:往来,往返。
  • 288、径复:往返,迂回曲折。
  • 289、进复: 1.谓进军而克复某地。
  • 290、矫复: 1.矫正恢复。
  • 291、讲复: 1.谓反复讲习。
  • 292、环复: 环复huánfù (1) 环绕 例 折叠环复。——明·魏禧《大铁椎传》 英 encircle;surround
  • 293、行复:且又。
  • 294、函复: 函复hánfù (1) 以信函回复 英 reply by letter
  • 295、还复:返回,复归。 回复;恢复。 反复,接连。 仍然。 用在问句里,表示选择。犹还是。
  • 296、规复: 规复guīfù (1) 恢复机构、制度等 英 restore
  • 297、归复: 回归;回还。 归服。
  • 298、顾复:后因以'顾复'指父母之养育。
  • 299、给复:免除赋税徭役。
  • 300、概复:指免官后又一律复职。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9
  • 繁体復、複
  • 五笔TJT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2) 同本义復,往来也。——《说文》反复其道。——《易·复》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罭》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无往不復。——《易·泰》卒乃復。——《书·舜典》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死者不可復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旦復旦兮。——《书·大传》言不可復也。——《论语》(3) 又如:复还(回返)(4) 引申为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5) 又如:复国(恢复邦国);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复正(恢复正规、正常);复朴(恢复真朴);复故(恢复照旧);复籍(恢复学籍;恢复国籍)(6) 回归,还原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 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史记·田单列传》死者不可复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旦复旦兮。——《书·大传》言不可复也。——《论语》(7) 回答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王辞而不复。——《史记·司马相如传》(8) 又如:复书(复信,答函);复谢(回拜,答谢)(9) 报复纵无被坚执锐者北面复匈奴之志。—— 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10) 又如:复怨(报仇)(11) 履行,实践 。如:复言(实践诺言);复践(履行约定之事)(12) 古称人死后招其魂归来 。如:复魂(还魂);招魂复魄(13) 免除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汉· 晁错《论贵粟疏》(14) 又如:复除(免除徭役);复租(免除赋税);复免(免除徭役)(15) 覆盖。引申为庇护顾我复我。——《诗·小雅·蓼莪》(16) 又如:复土(盖土);复载生成(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复瓿(比喻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副词(1) 又,再。中断再开始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复前行,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又如:复籍;复帐(妓女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名词(1) 有里的衣服。即夹衣複,重衣也。从衣,复声。——《说文》有里曰複,无里曰襌。——《释名·释衣服》夏不失复。——桓宽《盐铁论》(2) 又如:复裈(双层裤,夹裤);复襦(有里的短袄);复衫(短袄);复衾(絮有絮棉的大被);复被(絮有絮绵的被)(3) 远古人居住的洞穴 。如:复穴(远古人所居的土窟);复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4)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如:复药(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淮南子·氾论》(5) 又如:掏复(掏挖地室)形容词(1) 重复;繁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2) 夹层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3)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4) 重叠陶复陶穴。——《诗·大雅·緜》(5)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