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多的词语

  • 51、多元文化: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 52、多难之秋: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 53、为数不多: 数量已经不多了。
  • 54、言多: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 55、多年来: 很长一段时间
  • 56、好事多为:在广东话里,“好事多为”并不是指要多做好事的意思,而是一种讽刺,讽刺别人做了坏事。是有点责备别人的意思,指责别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者是多管闲事,做了影响正常进行工作的事。
  • 57、多有不便: 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
  • 58、长多:是对股价远期看好的意思。
  • 59、夜长多梦: 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 60、多极化: 使变为有两个以上的重心:~发展。世界~。
  • 61、多生事端: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
  • 62、力比多: 力比多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
  • 63、一多半:  超过半数;大半。
  • 64、多虑:过多地担心;过多地忧虑,顾虑太多。
  • 65、多元化:  向多方面发展(与“一元化”相对)。
  • 66、知义多情:意思是重义气,有感情。
  • 67、万方多难:姿态万方 zītài-wànfāng 形容因突出的体态,庄严或华美所给人的强烈印象她像一艘张满帆的船那样姿态万方地走了进来,真是一位仪表庄重的人物,又高又壮,胸脯丰满,用衣服紧紧束住身上过多的脂肪。
  • 68、过江名士多如鲗: 鲗:乌贼,墨鱼。形容多而纷乱。
  • 69、寡妇门前是非多: 指死去丈夫独立生活的女人容易引起旁人对她私生活的特别关注,从而说长道短。
  • 70、维多利亚大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自西澳大利亚州巴利湖以东,至南澳大利亚州西部;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邻纳勒博平原(Nullarbor Plain)。
  • 71、多路通信:多路通信是指用一条公共信道建立两条或多条独立传输信道的通信方式。
  • 72、战多:战功。语本《周礼.夏官.司勋》:"战功曰多。"
  • 73、作恶多端: 作恶多端zuò è-duōduān (1) 所做的坏事太多 例 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清·薛福成《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英 do all kinds of evil;commit all sorts of wickedness;commit numerous crimes
  • 74、自作多情: 自作多情zìzuò-duōqíng (1) 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例 她这样做是自作多情 英 imagine oneself as the favorite of one of the opposite sex
  • 75、政出多门:政令由许多部门发出。指领导无力,权力分散。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 拼音duō
  • 注音ㄉ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Q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2) 同本义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多,众也。——《尔雅·释诂》何多日也。——《诗·邶风·旄丘》与为多焉。——《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宽裕而多容。——《荀子·致仕》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众多士子);多感(多谢,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许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许多);多花(方言。许多);多许(多少)(4) 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过多 。如:这个字多了一个点;多因(多应。多半,大概);多时间(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5) 重。与“轻”相对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6) 贤;好听者自多而不得。——《吕氏春秋·谨听》。注:“自贤也。”(7)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昵称她所钟情的男子)(8) ∶ 表示整数以下的余数或零头 。如:两个多月;三尺多宽;五年多(9) 程度大 。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样时(过了很久;好一会)(10) 赞许,推崇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11) 姓副词(1) 多么(2)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如:多钱一斤?多早(什么时候)(3)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4) 虚指某种程度(5) 只,仅仅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吾今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左传·襄公十四年》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左传·定公十五年》(6) ∶大多以故多持女远逃亡。——《西门豹治邺》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