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奔的词语
- 151、奔轶: 奔轶bēn yì (1)奔逃 英 flee;run away
- 152、奔走如市:走:跑。市:集市。奔走的人多得就像赶集市一样。形容为某种目的而积极参与活动的人很多。
- 153、奔水:复姓。相传神农娶奔水氏女为妃。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
- 154、奔退:犹败退。
- 155、奔霆: 1.暴雷。 2.疾驰的闪电。
- 156、奔趋: 1.亦作"奔趣"。 2.奔跑;奔走。 3.趋附﹐追求。
- 157、奔峭: 1.指崩坍的崖岸。 2.势若奔涌的山峰。
- 158、奔绌:奔逃废黜。
- 159、奔播:流亡转徙。
- 160、奔沮:溃败逃跑。
- 161、奔投:犹投奔。
- 162、奔湍:急速的水流。
- 163、奔逝:(时间、水流等)飞快地过去:岁月~ㄧ~的河水。
- 164、奔亡:逃亡。
- 165、奔轶绝尘: 见“奔逸绝尘 ”。
- 166、奔育:古勇士孟贲﹑夏育的并称。奔﹐通"贲"。
- 167、奔属: 1.追随﹐跟随。
- 168、奔逃: 奔逃bēntáo (1) 快速逃跑 例 四散奔逃 英 flee;run away
- 169、奔随: 1.谓女子跟随男子私奔。
- 170、奔戎:古族名。
- 171、奔叛:叛离。
- 172、奔泷:湍急的水流。
- 173、奔浑: 1.犹奔涌。浑﹐水流声。 2.指奔涌的流水。
- 174、奔豗:犹冲击。
- 175、奔呼:大声呼叱。
- 拼音bēn,bèn
- 注音ㄅㄣ,ㄅㄣˋ
- 笔划8
- 繁体奔
- 五笔DFAJ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bēn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2) 同本义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弗迓克奔。——《书·牧誓》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4) 逃跑,逃亡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奔者为妾。——《内记·内则》奔者不禁。——《周礼·媒氏》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形容词(1) 急速(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3) 另见bèn|bèn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2) 同本义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弗迓克奔。——《书·牧誓》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4) 逃跑,逃亡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奔者为妾。——《内记·内则》奔者不禁。——《周礼·媒氏》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形容词(1) 急速(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3) 另见bèn|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2) 同本义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弗迓克奔。——《书·牧誓》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4) 逃跑,逃亡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奔者为妾。——《内记·内则》奔者不禁。——《周礼·媒氏》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形容词(1) 急速(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3) 另见bèn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