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姓的词语

  • 101、裔姓: 1.同姓后代。
  • 102、异姓:(形)不同姓的:~姐妹。
  • 103、亿姓:1.犹言万民百姓。 2.亿姓,稀有姓氏。
  • 104、易姓: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
  • 105、小姓:指门第低微的人家。
  • 106、小百姓: 普通百姓。
  • 107、五姓: 旧时术士按宫、商、角、征、羽将姓氏加以分类,称为“五姓”。 指梁、唐、晋、汉、周五代。 犹言百姓。
  • 108、望姓:有声望的氏族。
  • 109、外姓: 外姓wài xìng 1.  本宗族以外的姓氏。 英 (people) not of the same surname; 2.  异姓的人。
  • 110、土姓: 古时因土赐姓,即以生地、居处或封地的地名为姓,以显扬之。
  • 111、同姓: 同姓tóngxìng (1) 姓氏相同 例 他与我同姓 英 of the same surname
  • 112、同名同姓: 同名同姓tóngmíng-tóngxìng (1) 名字相同姓也相同的 英 having the same given name and family name
  • 113、素姓:平民,百姓。
  • 114、俗姓: 1.僧道出家前的本姓。 2.僧道出家前以……为姓。
  • 115、四姓: 指四个姓氏。自汉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东汉·明帝时外戚有樊、郭、阴、马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三国·蜀有焦、娄、孟、毛四姓(见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吴有朱、张、顾、陆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李善注);晋·广陵郡有雷、蒋、谷、鲁四姓(见《晋书•刘颂传》);唐有崔、卢、李、郑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 南北朝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 泛指名门贵族。
  • 116、属姓:同宗。
  • 117、士姓:士族。指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享有特权的豪门大姓。
  • 118、氏姓: 1.氏与姓。 2.指姓。 3.谓宗族谱系。
  • 119、上姓:大姓,指望族的姓氏。问人姓氏的敬词,犹言贵姓。
  • 120、平头百姓: 平头百姓píngtóu-bǎixìng (1) 指普通百姓 例 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儒林外史》 英 the common people;commoner
  • 121、内姓:同姓。
  • 122、万姓:万民。
  • 123、命姓:赐姓氏;建立姓氏。谓赐姓以示褒崇。
  • 124、名姓:即姓名。 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
  • 125、冒姓:假托他人姓氏。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TG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2) 同本义姓,人所生也。——《说文》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春秋·隐公八年》。按,神农母居 姜水, 黄帝母居 姬水, 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世为著姓。——《后汉书·张衡传》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刘恕《通鉴外纪》(3) 又如:姓族(大族,望族);姓字(姓氏和名字);姓系(姓氏家族的源流系统);姓第(姓氏行第)(4) 命,性命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春秋》(5) 官吏百姓兆民。——《国语》。韦昭注:“百姓,百官。”(6) 平民填国家,抚百姓。——《汉书》(7) 子孙的通称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左传》动词命名,称呼项氏世世为 楚将,封于 项,故姓 项氏。——《史记·项羽本纪》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 冉溪。—— 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