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嫌的词语
- 101、烦嫌: 1.厌烦;厌恶。
- 102、嫌犯: 嫌犯xiánfàn (1) 嫌疑犯 英 suspect
- 103、嫌疑犯: 嫌疑犯xiányífàn (1) 被怀疑的人;尤指有犯罪嫌疑的人 例 审讯杀人嫌疑犯 英 suspect
- 104、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中,被认为有犯罪行为而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包括被报案、控告、举报的人,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人,被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人。一旦被提起公诉,就改称为“被告人”。
- 105、嫌贰: 1.猜疑,猜忌。
- 106、多嫌:〈方〉认为多余而嫌弃(多指人):你别胡思乱想,哪会~你一个?
- 107、説好嫌歹: 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雪岩外传》第十一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説好嫌歹的吵闹。”
- 108、嫌好道歹:形容嫌恶,挑剔。
- 109、说好嫌歹: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 110、雠嫌:仇恨﹑嫌隙。
- 111、齿马之嫌:典出《礼记.曲礼上》:'齿路马,有诛。'孔颖达疏:'若论量君马岁数,亦为不敬,亦被责罚。'后用'齿马之嫌'指议论宫廷内部事务的嫌疑。
- 112、嗤嫌:谓讥笑和嫌疑。
- 113、瞋嫌: 1.憎恶嫌疑。
- 114、嗔嫌:怒怨。
- 115、嫌猜: 嫌猜xiáncāi (1) 猜疑;嫌忌 例 交朋友不能嫌猜 英 suspicion
- 116、猜嫌:猜忌嫌怨。
- 117、摒弃前嫌:抛开以前的是非与恩怨。
- 118、别嫌: 1.辨别淆杂的事物。 2.避嫌疑。
- 119、变嫌: 辨别嫌疑。变,通“辨 ”。
- 120、避李嫌瓜: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后以'避李嫌瓜'表示避免嫌疑。
- 121、地嫌势逼:形势逼人 xíngshì-bīrén 形势发展得很快,逼使人们不得不更加努力。
- 122、嫌鄙:看不起;厌恶。
- 123、爱富嫌贫: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13
- 繁体嫌
- 五笔VUVO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2) 同本义嫌,一曰疑也。——《说文》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礼记·曲礼上》使民无嫌。——《礼记·坊记》岂敢有嫌哉?——《吴越春秋》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卿决疑讼,狱定嫌罪。——《论衡·案书》(3) 又如:嫌间(因彼此猜疑而产生恶感);嫌微(犹嫌疑)(4) 避忌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公羊传》(5) 又如:嫌难(因有避忌而为难)(6) 厌恶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7) 又如:嫌择(嫌弃;不满意);嫌好道歉(挑剔;苛求);嫌贫爱富(8) 看不起 。如:嫌鄙(看不起)名词(1) 嫌隙,仇怨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荀子》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新唐书·尉迟敬德传》(2) 又如:使民无嫌;为了避嫌;涉嫌;前嫌尽释(3) 怨恨若远小嫌,难相违覆。——《三国志》(4) 又如:嫌恨(怨恨)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