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孽的词语

  • 51、情孽: 1.情爱上的恶因缘。
  • 52、戚孽:外戚中的妖孽。
  • 53、乱孽:淫乱邪恶。
  • 54、龙孽: 龙出现非时所形成的灾殃。
  • 55、流孽: 犹流贼。
  • 56、口孽:1.佛教语。佛教以身、口、意为三业。口孽,指妄言、恶口、两舌和绮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佛懺悔,晚间纵口孽駡詈人。”宋苏轼《胜相院藏经记》:“结习口孽,妄言綺语,论説古今是非成败。”明李贽《与周友山书》:“况於文字上添了许多口孽,平生爱国忧民上又添了许多善业。”2.指诗文的创作。唐宋人以诗文类绮语,故相比附。唐白居易《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诗:“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孽未抛诗。”宋苏轼《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诗之二:“口孽向诗犹小小,眼花因酒尚纷纷。” 3.藉以为生的产业。《清史稿·世祖纪一》:“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孽,六年之后,方议徵租。”
  • 57、火孽:古代指情况怪异﹑原因不明的火灾。
  • 58、黄孽:指王莽。王莽自称为黄帝之后,簒位后改服色为黄色,故称。见《汉书.王莽传上》。
  • 59、花孽: 1.犹花妖。
  • 60、华孽: 1.犹花妖。 2.谓女色为害。
  • 61、龟孽: 灾变的一种。古人迷信,谓水涝则龟多出为孽。
  • 62、革孽:谓解除忧患。《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王逸注:"革﹐更也。孽﹐忧也。言羿弑夏家﹐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患。"一说为簒夺剪除。游国恩纂义:"孽者﹐古通作蘖。《诗.白华》疏:孽者﹐蘖也。树木斩而复生谓之蘖。《诗.长发》:'苞有三蘖'﹐《释文》引《韩诗》云:蘖﹐绝也。《汉书.食货志》:然犹山不茬蘖。注云:蘖﹐髠斩之也。革蘖连文﹐犹言篡夺剪除也。"
  • 63、发孽: 1.发生妖孽﹑灾殃。
  • 64、恶孽:罪恶;弊病。
  • 65、石孽: 1.因石而成的灾祸或妖孽。
  • 66、毒孽:犹痛恨。
  • 67、打孽:报仇,械斗。
  • 68、畜孽:畜牲。
  • 69、种孽: 1.对非我种族的蔑称。
  • 70、便孽:指擅长谄媚进谗的佞人。
  • 71、边孽:犹边患。
  • 72、妖孽伏息: 《乐府诗集·西颢》
  • 73、孤臣孽子: 孤臣孽子gūchén-nièzǐ (1) 原指失势的臣子和微贱的庶子。比喻生存于忧患中的人 英 a solitary minister and a perverse son
  • 74、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太甲》 自作孽不可活,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脱不了的。出自《尚书·商书·太甲》。
  • 75、罪孽深重: 罪孽深重zuìniè-shēnzhòng (1) 罪愆之大,如水之深,如山之重 例 言虽如此,但我自知罪孽深重,一生忏悔不来。——《三侠五义》 英 be sinful
  • 拼音niè
  • 注音ㄋㄧㄝˋ
  • 笔划19
  • 五笔AWNB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子,薛声。从子,与子孙有关。本义:庶出的,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2) 同本义孽,庶子也。——《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史记·商君书》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孟子·尽心上》(3) 又如:孽长子,孽子(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孽出(庶出);孽孙(庶出之孙);孽庶(即孽子)(4) 地位低贱的 。如:孽妾(地位低下的妾)(5) 恶; 邪恶 。如: 孽风(恶风,妖风);孽党(邪党,奸党);孽类(丑类);孽竖(邪恶的坏人)名词(1) 庶子,妾所生的儿子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2) 罪,罪恶,罪行,严重的罪过衅孽外乘。——清· 周容《芋老人传》天作孽,犹可违。(违:逃避。)——《孟子》(3) 又如:罪孽;余孽;冤孽;孽愆(罪过)(4) 妖孽;灾害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诗·小雅·十月之交》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蕴利生孽。——《左传·昭公十年》(5) 又如:孽牙(孽芽。祸端,灾祸的苗头);造孽;妖孽;孽畜(造孽的畜生);孽债(造孽的罪责)(6) 后代。多含贬义 。如:孽裔(后代)动词(1) 忤逆,不孝顺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新书·道术》(2) 危害,害圣贤之后,反而孽民。——《吕氏春秋·遇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