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客的词语
- 26、散客:是相对于预约客户的约定性、规律性而指没有预约、没有规律的零散顾客。这类顾客由于没有合同的约定,在选择消费或服务方面自主性较高,且对所选择对象好感较强烈,但其消费地位同时也较不受商品或服务提供方重视。
- 27、客观规律:客观定律是一个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 28、客观存在:主观精神的认识能力把存在作为认识对象,这就构成了互为对象的依存关系。因此,和主观认识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存在包括物质与精神两种存在,唯有主观要符合客观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这对概念是最典型的相对概念,只有当主观意识开始把某种存在及其内涵作为自己对象时,这个对象才成为相对于客观存在。
- 29、丁客:父母均有收入却不生育子女。
- 30、知章八客: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嗜酒狂放,人称“酒八仙人”。见《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后因称诗人狂士为“知章八客”。
- 31、极客女郎: “极客”一词,来自于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一般理解为性格古怪的人。
- 32、热情好客: 非常热诚、大方地接待和款待客人或陌生人。
- 33、隐形刺客:基于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多人实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里近卫军团的一名敏捷型英雄,位于清晨酒馆。可以学习烟幕,闪烁突袭,背刺和永久隐身。
- 34、词人墨客: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 35、客死异乡:本地人死在外地就叫做:客死异乡。
- 36、客走主人安: 时间不早了,客走主人安,我们还是和主人打个招呼回去吧。 客走主人安的意思是指客人走了,主人就可以休息了。
- 37、客观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这种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精神的产物和体现。是用哲学语言精制了的宗教创世说。
- 38、客主加临: 五运六气术语,指逐年司天客气加临固定的主气上,用以推测气候及疾病变化。
- 39、客随主便: 客随主便,读音kè suí zhǔ bi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客人依随主人的方便或安排而行事。
- 40、不客气: 回答别人感谢时所说的礼貌用语,相当于不用谢。
- 41、理中客: 理中客即理性、中立、客观三者的缩略词,多指对事物持有的态度。
- 42、泉下之客:泉:黄泉。指做鬼。
- 43、端茶送客: 送客人时,端茶以表示尊敬。
- 44、香客如流:形容寺院很繁华,进庙上香的人很多,犹如流水,反映了寺庙香火鼎盛。
- 45、客流密度:客流密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条线路或某铁路运输企业及全国路网平均每公里营业线上所承载的旅客周转量。
- 46、客如流水:把商人比作是舟,那么客人就是承载他们的流水,没客人就没有商人的发达。
- 47、客中寒食:南唐诗人李中所写的一首诗
- 48、客如云来: 形容客人很多,多的如同云彩一样密密麻麻。
- 49、黑客门: 美国网络安全公司曼迪昂特发布报告称“中国军方参与黑客攻击”后,美国有意诬蔑中国的一次国际事件。
- 50、客户抱怨: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不满和责难叫做顾客抱怨。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笔划9
- 繁体客
- 五笔PTK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2) 同本义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唐· 李朝威《柳毅传》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吾兄寄宿州,吾弟客 东川。—— 白居易《雨夜有念》(3)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4) 以客礼相待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名词(1) 来宾,宾客客,宾 客。——《广韵》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时座上有健谈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2)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3)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5)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6)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7)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8)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鲁客事 楚王。—— 宋· 鲍照《拟古三首》(9) 又如:客卿(10)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 。如:暴客(残暴的敌人)(11) 商贩,行商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12) 泛指某人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13) 鬼怪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14) 食客,门客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问门下诸客。形容词(1)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 。如:客观;客体(2) 过去的 。如:客岁;客冬量词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