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宣的词语
- 126、宣于:复姓。十六国时汉国刘渊有太史令宣于修之。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 127、宣诏: 1.宣读诏书;下达诏命。 2.谓帝王召见。诏,召。 3.指诏命。
- 128、宣宗: 宣宗Xuānzōng (1) 武宗的叔父李忱,唐宪宗之子,年号大中 英 Xuan Zong
- 129、宣婬: 见“宣淫 ”。
- 130、宣美:谓宣扬教化,使风俗淳美。
- 131、宣平门:汉代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名宣平门,也叫东都门或都门,省称宣平。
- 132、宣头: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 133、宣达: 1.谓传达旨意。 2.表达。 3.疏通,通畅。
- 134、宣曲宫:汉宫名。亦省称"宣曲"。
- 135、宣行: 1.普遍施行。 2.传布;流布。 3.宣布和施行王命。
- 136、宣尉司:即宣慰司。亦借称宣慰使。
- 137、宣演:宣扬传布。
- 138、宣曜:显耀光辉。
- 139、宣昭:宣扬;显扬。
- 140、宣召:谓帝王召见臣下。
- 141、宣陈:宣讲陈说。
- 142、宣德郎: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 143、宣传画: 宣传画xuānchuánhuà (1) 亦称“招贴画”。带有号召性标题的进行宣传、鼓动的画 英 picture poster
- 144、宣房: 1.亦作"宣防"。 2.宫名。西汉元光中,黄河决口于瓠子,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汉武帝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宫。见《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河南濮阳县境。 3.借指该处之黄河水。 4.泛指防河治水。
- 145、宣散:宽舒而松弛。
- 146、宣陶:抒发陶写。
- 147、宣议郎:官名。唐宋散官,从七品下称宣议郎。明沿置,清废。
- 148、宣武:威武。 城门名。北京旧城有九门,其南之西门,元称顺承,明正统四年改为宣武,俗又称顺治门。参阅《清一统志.京师一》。
- 149、宣招:谓帝王下令招纳。
- 150、宣章:昭明,显彰。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9
- 繁体宣
- 五笔PGJ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2)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宣,天子宣室也。——《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受釐坐宣室。——《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3) 帝王的诏书黄宣去把团营押。——汤显祖《紫钗记》(4) 宣纸的简称尝至琉璃厂购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清朝野史大观》(5) 通“瑄”。璧玉璧大六寸,谓之宣。——《尔雅·释器》。注:“《汉书》所云瑄玉是也。”有秦嗣王敢用吉玉宣璧。——《双剑誃吉金文选·诅楚文》(6) 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7) 明代宣府镇 ,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8) 云南宣威的简称 。如:宣腿(9) 姓动词(1) 宣布。宣读日宣三德。——《书·皋谟》。传:“布也。”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肃宣 权旨。——《资治通鉴》(2) 又如:宣麻(宣谕任命将相的诏书。引申为朝廷任命);宣名(高声通报姓名);宣牌(宋,元时朝廷授给各级官吏以证明其官职身分的铜牌;也指宋代负责速递文书的吏员所带的木牌凭证,刻有吏员姓名和职务)(3) 放掉;漏掉节宣其气。——《左传·昭公元年》。注:“散也。”(4) 又如:宣腾(宣泄,膨胀)(5) 宣扬;宣传,广泛传播宣其德行。——《国语·晋语》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 又如:宣坛(僧、道为演说教义进行法事活动所设的讲台);宣和(显示;弘扬);宣猷赞化(宣道弘法,赞美教化)(7) 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国王准奏,叫宣,把妖宣至金阶。——《西游记》(8) 又如:宣令(传达帝王的命令);宣命(传达皇帝的诏命);宣制(宣布帝王的诏命)(9) 抒写;表白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国语》(10) 又如:宣情(发抒情感);宣陶(抒发陶写)(11) 诵读 。如:宣卷(讲唱佛曲);宣讲;宣疏(诵读祝祷文);宣科(念诵);宣译(宣讲并翻译)(12) 通,疏通宣汾、 洮,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13) 又如:宣发(疏导发散)(14) 明白;了解民未知信,未宣其用。——《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形容词(1) 质地松软 。如:这个馒头真宣(2) 宽大,空敞用而不匮,广而不宣。——《左传》(3) 骄;骄奢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小雅·鸿雁》(4) 明白的;明亮的 。如:宣华(鲜明的花色);宣燎(明亮的火炬);宣章(昭明,显彰)(5) 宽舒。如:宣展(舒畅;舒展);宽散(宽舒而松弛)(6) 周遍;普遍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汉书》(7) 又如:宣备(尽备,完备);宣饮(遍饮);宣游(遍游,周游);宣省(遍察);宣洽(普遍沾溉)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