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宪的词语
- 51、中宪大夫: 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 52、原宪病:原宪,孔子弟子,为古之清高贫寒之士。《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纵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后因以"原宪病"为文士清贫的典故。
- 53、时宪术:即时宪历。
- 54、时宪法:即时宪历。
- 55、时宪书: 即时宪历。
- 56、宪章运动:英国工人阶级争取以普选权为主的政治权利的群众运动。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提出《人民宪章》,要求实行普选权,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等要求。1838年《宪章》以法案形式公布,征集人民签名,形成宪章运动第一次高潮。至1848年共出现三次高潮,但均遭镇压。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57、宪法价值: 宪法价值这一范畴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一是宪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二是宪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三是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以上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宪法价值的完整内涵。
- 58、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
- 59、宪衔:唐宋以来官制中在正职外所加的御史之类虚衔。
- 60、宪秩:御史的职位。
- 61、宪掾: 1.掌刑狱的佐贰官。
- 62、宪断: 1.旧时用以称上司审断的敬词。
- 63、宪节: 1.廉访使﹑巡按等风宪官所持的符节。
- 64、宪写:仿效;模仿。
- 65、宪坐: 1.依法处分。
- 66、宪宪:犹欣欣。喜悦貌。
- 67、宪廑: 1.旧时指上司的关怀。
- 68、宪禁: 1.法律﹑禁令。
- 69、宪官: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因掌持刑宪典章,故称。 主持历法的官员。
- 70、宪车:犹宪驾。
- 71、宪恩: 1.旧谓上司的恩惠。
- 72、宪方:写有法规律令的版册。
- 73、宪役:旧时称上司的衙役。
- 74、宪术: 1.法治之术。
- 75、宪命:法令。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憲
- 五笔PTFQ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从心,从目,害省声。心、目并用。本义:敏捷)(2) 同本义宪,敏也。——《说文》博闻多能曰宪。——《周书·谥法》(3) 喜乐的样子天之方难,无然宪宪。——《诗·大雅》(4) 又如:宪宪(欣欣。喜悦的样子)名词(1) 法令布宪于国。——《管子·立政》宪,法也。——《尔雅》慎乃宪。——《书·益稷》万邦为宪。——《诗·小雅·六月》此君之宪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发虑宪。——《礼记·学记》(2) 又如:宪票(拘提人犯或处理公务的指令);宪范(法式,典范)(3) 宪法的略称 。如:立宪;护宪;制宪(4) 宪司的省称 。宋代官名,即诸路提点刑狱公事,相当于后世的按察司之职(5) 方法犹迹求履之宪也。——《管子》(6) 旧时属吏对上司的尊称且等本县见过学宪,再作道理。——《官场现形记》(7) 又如:宪台(对上官的尊称);宪训煌煌(对官员训词的恭维);宪官(泛指官员)(8) 姓动词(1) 公布宪谓幡书以明之。——《周礼·朝士》。杜注令群吏宪禁令。——《周礼·小司徒》。注:“表县之。”(2) 效法宪禁于玉宫。——《周礼·天官》宪女史之典戒。——《寡妇赋》(3) 又如:宪写(仿效;模仿)(4) 制裁被宪者多结怨。——《南齐书》(5) 又如:宪墨(绳之以法)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