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寇的词语
- 76、寇虏:盗贼;敌人。
- 77、寇没:犹攻陷,攻占。
- 78、寇略:侵犯劫掠。
- 79、寇边: 寇边kòubiān (1) 敌人侵犯边境 英 invade the border
- 80、寇贾: 东汉·寇恂与贾复的并称。执金吾贾复部将杀人,汝南太守寇恂捕杀之。
- 81、寇枿:指残匪;匪寇之残馀。
- 82、寇叛:敌寇﹑叛贼。
- 83、寇攘: 1.劫掠;侵扰。 2.引申指由兵匪劫掠侵夺所造成的祸乱。
- 84、寇脱:通脱木的别名。
- 85、寇雉: 1.鸟名。又名鵽鸠﹑突厥雀﹑沙鸡。 2.清郝懿行谓此鸟浅黄色,文如雌雉,形似鹁鸠。莱阳人名沙鸡。参阅《尔雅义疏.释鸟》。
- 86、寇先:传说中的仙人。尝以钓鱼为业,居睢水旁百馀年。宋景公求其道术,不告,因而被杀。后数十年,踞宋城门,鼓琴数十日乃去。
- 87、寇粮:亦作“宼粮”。敌人的食粮。一本作“宼粮”。
- 88、寇掠:侵犯劫掠。
- 89、寇偷:匪寇盗贼。
- 90、寇窃: 1.抢劫;盗窃。 2.引申为非分据有。
- 91、寇剽:抢劫。
- 92、寇勷:谓兵匪祸乱。
- 93、寇虐:指残贼凶暴之人。 谓侵掠残害之行。
- 94、寇心:贼心;邪心。
- 95、寇难: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96、寇暴: 侵夺劫掠。
- 97、寇乱:外患与内乱。侵扰。
- 98、寇令:御寇的号令。
- 99、寇莱:即寇莱公。
- 100、寇贼: 1.亦作"寇贼"。 2.盗匪;敌寇。
- 拼音kòu
- 注音ㄎㄡˋ
- 笔划11
- 繁体寇
- 五笔PFQ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2) 同本义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4) 砍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名词(1) 入侵者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2) 敌人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3) 贼兵,敌军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5) 盗匪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7) 姓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