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寒的词语

  • 201、寒橐:犹空囊。
  • 202、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 203、寒腿: 寒腿hántuǐ (1) 受寒症状加重的腿部关节炎 英 rheumatism in the legs
  • 204、寒突:冷的烟囱。谓贫寒不能举火,饮食不继。
  • 205、寒厅:冷清的厅堂。亦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 206、寒蜩: 1.寒蝉。蝉的一种。
  • 207、寒条:秋冬树木的枝条。
  • 208、寒绨:指御寒的绨袍。
  • 209、寒桃:秋后成熟的桃,如冬桃﹑霜桃等。
  • 210、寒塘: 1.寒冷的池塘。
  • 211、寒胎:《汉书.扬雄传上》:"剖明月之珠胎。"颜师古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后以"寒胎"指珍珠。
  • 212、寒梭:谓织布梭。状家境的贫寒,或冷天犹织,故称。
  • 213、寒蓑:蓑衣。因用蔽雨雪,故称。
  • 214、寒笋:严冬时生长的笋。
  • 215、心寒胆碎: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
  • 216、寒岁:寒冷的岁月。
  • 217、岁寒心: 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 218、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 219、岁寒松柏: 岁寒松柏suìhán sōngbǎi (1) 以岁寒时的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例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辞李相公》 英 strong as the pine tree in winter
  • 220、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suìhán sānyǒu (1) 英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2)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例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元·白朴《朝中措》 (3)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 221、岁寒: 岁寒suìhán (1) 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例 余捉蟋蟀,汝奋臂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清·袁枚《祭妹文》 英 cold season in a year
  • 222、酸寒尉像:中国画。清代任颐作。纸本立轴。设色。画面为作者友人书画家吴昌硕的肖像。用没骨写意法绘吴昌硕着官服立于炎日下,神色中有酸寒之态。除面部勾以淡墨外,皆为色块渲染,笔致简重老到。
  • 223、酸寒: 1.犹寒酸。 2.引申为菲薄。
  • 224、寒肃:严寒。
  • 225、送寒衣:旧俗于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祖扫墓,焚烧纸衣,叫"送寒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2) 同本义寒,冻也。——《说文》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乾为寒。——《易·说卦》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4) 贫困 。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5) 卑微;低微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7) 冷清 。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8) 声音凄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9) 又如:寒吟(哀鸣)(10) 凋零;枯萎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12) 谦词 。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动词(1) 感到冷 。如:寒玉(玉质清冷)(2) 恐惧;战栗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3) 特指终止盟约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名词(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寒暑易节。——《列子·汤问》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2) 又如:寒暄(3) 寒天 。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4) 寒夜 。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如:受了一点寒(6)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