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寺的词语

  • 176、鹫峯寺:鹫峯寺寺名。
  • 177、鹫峰寺: 寺名。故址在北京西城内城隍庙南。 寺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郊。
  • 178、雁峰寺: 该寺开山祖师为宏宣法师,著名方丈有绍康和尚。
  • 179、仙峰寺:寺名。在四川省峨眉县峨眉山。古名慈延寺,一名仙峰禅院。创建于明万历间,清代曾重修。背负危岩,面华严峰,林木葱茏,远离尘寰,深邃幽寂,盛夏如秋,有九老洞﹑三皇台等名胜。
  • 180、坟寺:古代大臣墓地上的用以祭祀死者的建筑物。
  • 181、塔尔寺: 我国著名佛寺之一。藏语“公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东北。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共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等十余个建筑物组成,雄伟壮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2、独乐寺:中国现存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部。相传始建于唐代,公元年重建。
  • 183、貂寺:太监的别称。因太监的帽子以貂尾为饰,故称。寺,寺人。
  • 184、萧帝寺:萧寺。
  • 185、邸寺: 1.邸舍与寺院。
  • 186、村寺: 1.乡村寺庙。
  • 187、邨寺:乡村寺庙。
  • 188、慈恩寺: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 189、祠寺: 1.祠堂,寺庙。
  • 190、崇圣寺:寺名。在云南省大理西北点苍山东麓。
  • 191、城寺:官舍。
  • 192、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 193、寺臣:宦官的别称。
  • 194、海潮寺: 海潮寺在今贵阳海关处,祭祀贵州巡抚王三善。
  • 195、文昌寺: 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座东向西,距县城四十五公里,距内江四十公里,初名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为学子祈祷膜拜之所。
  • 196、寺曹:九卿官署。
  • 197、鲁仓寺: 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活佛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
  • 198、炳灵寺石窟: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炳灵为藏语译音,是“十万佛”之意。现存主要窟龛集中在下寺沟西岸南北长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佛爷台、洞沟、上寺等处,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画。较完整的窟龛共有195个。遗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躯,壁画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书或刻石纪年铭文6处。第169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造像题铭,是目前全国石窟中最早的题记。据文献和洞窟发愿文记载,开窟始于西秦,北魏、北周、隋、唐诸代续有建造。
  • 199、寺壁:寺庙壁画。
  • 200、龙藏寺碑: 《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2) 同本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寺,官舍也。——《三苍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3)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办公的房子;佛教僧侣的房舍);寺库(古时寺观里设的当铺);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寺丞(官署中的佐吏)(4) 佛教的庙宇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 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 白马寺。——《广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5) 又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6) 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 。如:礼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7) 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秦风·车邻》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大雅·瞻卬》齐寺人 貂。——《左传·僖公二年》阍,门者也,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8) 又如:寺人(太监,古代宫内供使的小臣,东汉后专指宦官)(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