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尽的词语

  • 26、武功尽失: 指的是内力、和武功招数尽失。
  • 27、受用不尽:指某种事物给人的利益或好处永远享受不完。也作“受用无穷”。
  • 28、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yǒu yú,意思是形容非常丰富,源源不断。
  • 29、用之不尽: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 30、取之不尽: 1.最丰富的资源(打一成语) 取之不尽,尽:完。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常与“用之不竭”联用,也作“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宋·郑兴裔《郑忠肃公奏议遗集·,请罢建康行宫疏》:“天地之生财有限,小民之膏血几何,势无取不尽而用不竭之理。”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3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竭:尽,完。
  • 32、智尽力穷: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 33、不尽如人意: 不尽如人意是汉语词汇,拼音bù jìn rú rén yì,指不完全使人满意。
  • 34、尽收囊中: 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
  • 35、尽言无隐:把话都说完,无所隐讳。
  • 36、才尽言枯: 小阳与小琦闹分手,小阳听了半天小琦的解释依然无动于衷,此时的小琦真是才尽言枯。
  • 37、事必尽善:总的来讲就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 38、用尽机关:用尽机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òng jìn jī guān,意思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 39、舍好尽为:一切美好的事物。
  • 40、势穷力尽:  同“势穷力屈 ”。
  • 41、高鸟尽:高鸟尽,良弓藏。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42、油尽灯枯: 油尽灯枯,拼音yóu jìn dēng kū,灯油熬干了,火也灭了。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
  • 43、饮弹自尽: 枪管放进口中扣动扳机。
  • 44、意切辞尽: 唐·李翱《劝裴相不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之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伏惟少赐省察。”
  • 45、尽头线: 暗示:在涨势中出现,为见顶信号。在跌势中出现,为见底信号。
  • 46、尽兴而归:兴趣尽量得到了满足才回来。
  • 4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劳动者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社会根据各人的需要来进行分配
  • 48、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国家或集体按照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它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 49、蜚鸟尽﹐良弓藏: 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50、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鸟尽弓藏”,这是古人经常对后人的忠告。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为勾践策划一切,指挥军事,灭了吴国,称霸中原。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到了陶地改名换姓,叫做陶朱公,得以善终。中国人据此感叹世态炎凉感叹了几千年。
  • 拼音jìn,jǐn
  • 注音ㄐㄧㄣˋ,ㄐㄧㄣˇ
  • 笔划6
  • 繁体盡、儘
  • 五笔NYUU
  • 五行

基本释义

jìn副词(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2) 尽量,尽可能 。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如:尽南边;尽前边(4) 老是;总 。如:尽子(总是;老是)(5) 〈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动词(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2) 让先 。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3) 任凭,纵使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5) 另见jìnjǐn形容词(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盡,器中空也。——《说文》(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动词(1) 竭;完;没有了尽,竭也,终也。——《广韵》尽,止也。——《小尔雅》尽莫不然也。——《墨子经》固民自尽。——《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尽信书。——《孟子》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尽信书。——《孟子》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攻械尽。——《墨子·公输》民力尽于无用。——《墨子·七患》马力尽矣。——《荀子·哀公》林尽水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诗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尽其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烧尽北船。——《资治通鉴》必尽吾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2) 又如:尽言(竭尽其言);尽志(竭尽心志);尽哀(竭尽哀思);尽盘将军(指贪吃的人);尽敬(竭尽敬意)(3) 达到极限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吕氏春秋·明理》。注:“极也。”(4) 又如:尽美(极美;完美);尽善(十分完善);尽齿(尽其年寿;指衰老)(5) 全部用上;全部使出 。如:尽辞(毫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尽醉(尽情醉酒)(6) 死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7) 又如:尽命(终天年;效死;丧命);尽年(极其天年);尽死(效死);尽绝(绝灭)(8) 努力完成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荀子·荣辱》。谓:“精于事。”(9) 又如:尽义务(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尽规(竭力谋划)(10) 追问当下心中大喜,却故意的尽了那风水几句。——《儿女英雄传》(11) 消灭;消失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介词(1) 到…底;到…尽头 。如:尽岁(全年;整年);尽世(一辈子);尽日(一整天,一天到晚);尽人(所有的人);尽物(所有之物);尽止(尽头;止境);尽头路(末路;绝路);尽情话(绝情话;无情话);尽古(终古);尽场儿(到头来;自始至终)。又指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2) 姓副词(1) 全部,都虚实尽知。——《资治通鉴·唐纪》尽杀其戍卒。尽杀之。尽戮之。(2) 又如:应有尽有;尽净(全部不剩);尽皆(全都;完全);尽实(完全按照实情);尽多(全部,尽皆)(3) 另见jǐ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