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屈的词语
- 1、屈人之兵:屈:屈服,这里意指使敌人屈服。
- 2、不屈向上: 不怕艰难困苦,努力向上。
- 3、白屈菜: 白屈菜(学名:Chelidonium majus)为罂粟科白屈菜属下的一个种。出自《救荒本草》,属全草类。为多年生草本,主根圆锥状,土黄色。茎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细长柔毛,断之有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细长柔毛。
- 4、屈尊劳将: 本则故事。
- 5、三不退屈:佛学术语,菩萨修唯识行,有三退屈,成唯识论卷九,有三不退屈说。
- 6、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fù guì bù yín,wēi wǔ bù qū,意思是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 7、屈尊下顾: 1.下视。 2.敬词。
- 8、屈志从俗: 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 9、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
- 10、屈兵之计: 指打败敌人的办法。
- 11、义不屈节:为了追求正义,决不失去节操。
- 12、屈折语: 词的语法作用主要由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的语言,如俄语、德语。
- 13、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移:改变。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14、大丈夫能屈能伸:〖解释〗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 15、委委屈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难过
- 16、天下大屈:意指天下财富耗尽。形容天灾人祸后,民穷财尽的情景。
- 17、屈己: 屈己qūjǐ (1) 严于要求自己 例 屈己宽人 英 humble oneself
- 18、屈己存道:意思是委屈自己,保存道义。
- 19、屈指而数:形容数量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20、屈尊敬贤: 词语解释⒈ 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 21、屈身守分: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 22、屈赛: 词语解释⒈ (1900-1967)美国电影演员。1922年入美国戏剧艺术学院。1929年从影。善演硬汉角色。一生共主演《辛辛监狱两万年》、《化身博士》等六十余部影片,其中《勇敢船长》、《男孩城》,两次获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奖。英spencertracy;
- 23、理屈事穷:没有道理,事情亦已穷尽。
- 24、力屈势穷: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 25、力屈道穷: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拼音qū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屈
- 五笔NBMK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2) 同本义屈,拗曲。——《广韵》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4) 委屈;冤屈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6) 屈服屈人之兵。——《孙子·谋政》屈人之兵而非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8) 治理,收治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9) 强迫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12) 理亏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形容词(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