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屈的词语

  • 326、屈乏:穷竭困顿。
  • 327、屈厄:困窘。
  • 328、屈钝:犹拙笨。
  • 329、屈狄:古代王后以及有封号的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命服。历代有差。屈,通'阙'。
  • 330、高低屈曲: 一般用于形容建筑物错落有层次。
  • 331、哀穷悼屈:为怀才不遇者感伤。
  • 332、悼屈:为怀才不遇者感伤。
  • 333、殚屈: 极为短缺匮乏。
  • 334、挫屈:屈折,屈辱。
  • 335、摧屈: 1.受挫而窘迫或收敛。
  • 336、摧志屈道: 摧志屈道cuīzhì-qūdào (1) 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英 give up aspiration and abandon morals
  • 337、姜葱屈鲤:就是明摆着要坑骗某人。
  • 338、辞屈: 1.谓理屈辞穷。
  • 339、辞穷理屈: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 340、词穷理屈: 词穷理屈cí qióng lǐ qū (1) 因理亏而无言以对 例 感觉自己词穷理屈,他悄悄地离开了会场 英 be condemned on one's own showing;fall silent on finding oneself bested in argument
  • 341、屈处:委屈留居。
  • 342、充屈: 1.郁结貌。 2.充诎。
  • 343、蠖屈螭盘:屈曲盘旋貌。
  • 344、吃屈:忍受委屈。
  • 345、屈沉: 1.亦作"屈沈"。 2.委曲沉沦;埋没。
  • 346、谄屈:犹谄曲。
  • 347、屈产:春秋晋地名,产良马。《公羊传·僖公二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何休注:"屈产,出名马之地。"宋王禹偁《大阅赋》:"又若屈产新羁,渥洼逸驾,汗血兰筋,腾霜照夜。"一说为屈地所产。见《左传·僖公二年》杜预注。
  • 348、才过屈宋: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 349、步屈: 亦作“步曲”。亦作“步蛐”。 亦作:步曲步蛐
  • 350、百折不屈: 百折不屈bǎi zhé bù qū (1) 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也作“百折不回” 例 无奈说破了嘴,他也是百折不回。——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英 indomitable
  • 拼音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BMK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2) 同本义屈,拗曲。——《广韵》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4) 委屈;冤屈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6) 屈服屈人之兵。——《孙子·谋政》屈人之兵而非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8) 治理,收治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9) 强迫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12) 理亏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形容词(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