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屈的词语
- 126、小屈大申: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意思是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出自《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 127、首屈一指: 首屈一指shǒuqū-yīzhǐ (1) 屈指计数时首先弯下大姆指,表示位居第一 英 come first on the list; be second to none
- 128、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其抱负。没有志气的人在恶势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语解嘲。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
- 129、龙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 130、金屈巵: 1.见"金屈卮"。
- 131、金屈卮: 1.亦作"金曲卮"。亦作"金屈巵"。 2.酒器。 3.指形类金屈卮的花。
- 132、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
- 133、诘屈磝碻: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 134、负屈衔寃:遭受冤屈。
- 135、屈指一算:扳着手指来算。
- 136、屈膝求和: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 137、屈突姓: 出自古鲜卑族姓氏。
- 138、屈子行吟图:木刻版画。明末清初陈洪绶作。为作者青年时所绘《九歌图》之一。画面上屈原高冠广袖,身佩长剑,踽踽独行,吟歌于泽畔,形容憔悴中有坚毅之色。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形象。
- 139、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qūzhǐ-kěshǔ (1) 限定于有限的或确定的数字内 例 医生们告诉他,他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英 number (2) 扳着手指头就可算出来。形容数量少 例 今文儒之盛,其书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宋·欧阳修《唐安公美政颂》 英 can be counted on one's fingers-very few
- 140、屈光度: 屈光度qūguāngdù (1) 透镜对于光线的折射强度 英 diopter
- 141、屈色: 1.谓屈意表示赞同或欣悦。
- 142、屈造:蟾蜍。俗称癞虾蟆。
- 143、屈声:指因受屈而形成的声誉。
- 144、屈事: 1.屈身侍奉。 2.指委屈的事。
- 145、屈行:委屈行事。
- 146、屈陷:诬陷。
- 147、屈期:屈奇,奇异。
- 148、屈埋:委屈埋没。
- 149、屈情: 1.压抑感情。 2.犹冤枉。 3.指委屈之情。
- 150、屈下:谓屈己下人。
- 拼音qū
- 注音ㄑㄩ
- 笔划8
- 繁体屈
- 五笔NBMK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2) 同本义屈,拗曲。——《广韵》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4) 委屈;冤屈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6) 屈服屈人之兵。——《孙子·谋政》屈人之兵而非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8) 治理,收治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9) 强迫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10)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11)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12) 理亏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形容词(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