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岐的词语

  • 51、岐出:文字不相同,有歧异。
  • 52、岐邑: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古公亶父所建。
  • 53、岐婆:犹番妇。宋时以之称女真族妇女。
  • 54、岐念:杂念。
  • 55、两岐年: 麦生两穗之年,指丰年。
  • 56、鸣岐凤: 1.鸣于岐山的凤凰。
  • 57、鸣岐:《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 58、麦秀两岐: 见“麦秀两歧 ”。
  • 59、麦穗两岐: 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 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亦作:麦穗两歧
  • 60、临岐:亦作'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 61、岐梁:岐山和梁山的并称。 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
  • 62、哭岐泣练:指人的本质原本相同,只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差异。
  • 63、岐峻:险峻。
  • 64、旁岐曲径: 朝鲜朝李珥的《东湖问答》 解释 旁岐曲径是指舍大路而选择小道行走的意思。出处 “旁岐曲径”出自朝鲜朝李珥的《东湖问答》,指责当时国王舍君子而近小人。
  • 65、岐径:岔路。
  • 66、狐岐:山名。
  • 67、两岐歌: 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 68、岐跗:古代良医岐伯和俞跗的并称。亦喻指良医。
  • 69、分岐:(形)不一致;有差异:思想~。[近]差别。[反]一致。
  • 70、多岐: 1.亦作"多岐"。 2.谓多岔道。
  • 71、膏唇岐舌: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72、岐山操:琴曲名。相传周公为太王作。一说周人为文王作。参阅《乐府诗集.琴曲一.岐山操》。
  • 73、悲路岐:传说古代杨朱看见四通八达的大路,可以往南,也可以往北,容易迷失方向,不觉哭了起来。见《淮南子.说林训》。后用为感伤人生道路多歧的典故。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FC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山,从枝省,支亦声。本义:古地名。陕西岐山县。又山名)(2) 岐山 。因山有两枝,故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上古称“岐”王用享于岐山。——《易·升》(3) 又如:岐阳(岐山的南边;旧县名);岐周(西周。周初立国于岐山,所以称岐周)(4) 同“歧”。物的分支或事有分歧即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5) 又如:岐路(岔路);三岐路口;岐首(两个头);岐旁(岔路,两通的道路);岐路人(宋代称民间卖艺的人。也作岐路或路岐人)形容词通“崎”。崎岖汝阴太守 曹武,思所以获免,阴蒙避迴,岐岖自列。——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动词通“企”。踮起脚跟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大雅·生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