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川的词语

  • 126、山川相缪: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山水环绕,一片翠绿。缪,盘绕
  • 127、四川抗战:抗战时期,四川是中国参战人数最多、牺牲最惨烈的几个地区之一。
  • 128、山川秀丽:指达官贵人的奢华荣耀。亦作:[[锦绣被原野]]。
  • 129、万川一月: 形容升迁极快。 亦作:一月九迁
  • 130、银川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包兰铁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5年设市。人口54.4万(1995年)。市郊沟渠纵横,农业发达,向有“塞上江南”之称。特产栽绒毯、枸杞酒、贺兰石雕。有贺兰山、西夏王陵、玉皇阁、拜寺口双塔、海宝塔、西塔等名胜古迹。
  • 131、山川表里: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 132、东川市:在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支流小江流贯。1958年设市。人口28.7万(1995年)。盛产铜矿,所产之铜,称为“云铜”。为云南省新兴的工矿城市,中国重要的铜矿基地之一。
  • 133、山川修阻:修,长、高
  • 134、青川花菇:青川花菇——青川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黄色。
  • 135、河川沼泽: 意指河川与沼泽交会的地方。
  • 136、山辉川媚:风景非常优美。
  • 137、四川省: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 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
  • 138、文川武乡: 《南史·胡谐之传》:“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 139、荆川纸: 一种竹子制成的纸,薄而略透明,类似桃花纸。
  • 140、深川市: “深的河川”。
  • 141、三川门: 寺庙主体的第一栋建筑物。
  • 142、陵川话: 陵川话即通行于山西晋城陵川县一带的方言,属于晋语口语邯新片获济小片。
  • 143、众川赴海: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 144、瘴川花:花名。
  • 145、玉川奴: 唐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家甚贫,仅破屋数间。有奴一,长须,不裹头;婢一,赤脚,老无齿。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卢仝》。后因以“玉川奴”泛指仆役。
  • 146、玉川子: 唐诗人卢仝的号。
  • 147、颍川四长:指东汉荀淑﹑韩韶﹑陈寔﹑锺皓四县令。淑等皆颍川人,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
  • 148、颍川集:东汉时陈寔﹑荀淑两家享名当时,均为颍川人,两家父子同游或聚会,称为"颍川集"。后代诗文中常用作典故,咏贤士相聚或出游。因事涉星象,故亦借以咏星。
  • 149、伊川翁:宋理学家邵雍的自号。雍字尧夫,后徙居河南洛阳,临伊川,故称。
  • 150、伊川先生: 宋理学家邵雍的别号。 宋理学家程颐的别号。
  • 拼音chuān
  • 注音ㄔㄨ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THH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2) 同本义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有川衡。——《周礼·地官》利涉大川。——《易·需》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4) 平地;平野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6) 四川省的简称 。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7) 旅途 。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形容词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如:川丸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