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布的词语

  • 601、布襦:布制的短衣。
  • 602、布饶:即佤族。以前不同地区的佤族又自称布饶﹑巴饶和阿瓦。参见"佤族"。
  • 603、布袍: 1.布制长袍。 2.犹布衣。指平民。
  • 604、布牌:宋代酒库向官府呈验新酒时书有库名﹑酒名的布招子。
  • 605、布钱:布币。王莽时曾仿古布币铸"布货十品"。
  • 606、布囊:布袋。
  • 607、布算: 1.布筹运算。 2.谓布蓍占卜。亦泛指卜卦推算。
  • 608、布新:更新,建立新的。
  • 609、布饮:谓陈列肴馔宴饮。
  • 610、布白:书法用语。 指奏乐时使乐声轻重抑扬﹑疏密缓急相间得宜。
  • 611、布鼓:《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后以"布鼓"为浅陋之典。
  • 612、布颿无恙: 见“布帆无恙 ”。
  • 613、布刀: 1.裁布的刀。 2.旧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织布工具。
  • 614、布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澜沧、双江、镇康等地。约五万八千人。
  • 615、布罪:告罪。
  • 616、布怨:谓广招仇怨。
  • 617、布展: 1.伸展;扩展。 2.施展。
  • 618、布雷舰: 用于布设水雷的军舰。舰上有布雷装置和水雷舱。有的配备导航设备,以保证布雷定位精度。
  • 619、布露:公布;揭示;揭露。
  • 620、布鼓雷门:布鼓:用布蒙的鼓,发不出声响。雷门:古代会稽(今浙江绍兴)的城门名。传说雷门有大鼓,击之鼓声响亮到可以传到洛阳。比喻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自己的并不高明的本领。
  • 621、布褐: 布褐bùhè (1) 粗布衣服 英 coarse clothes (2) 借指平民 英 commoners
  • 622、布冠:白布制的冠。
  • 623、布甲:布列军队。甲,甲兵,指军队。
  • 624、布帆: 亦作“布颿”。
  • 625、布防: 布防bùfáng (1) 布署防卫 例 交战双方都在加紧布防 英 station troops on garrison duty;organize a defence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MH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坤为布。——《易·说卦》抱布贸丝。——《诗·卫风·氓》女有余布。——《孟子》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6) 古代钱币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动词(1) 铺开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2) 引申为散开,分布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4) 布列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6) 布施;施行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8) 公布,颁布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11) 传布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13) 陈述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