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年的词语

  • 226、时和年丰:意思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227、生年: 1.出生;出生以来。 2.年岁。 3.活着的时候。
  • 228、世年:犹言年代。
  • 22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词语解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shí nián shù mù,bǎi nián shù rén ]⒈  树木成材需时十年,而培育人才却要上百年,说明培养人才之难,也说明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不容忽视。语出《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之计,莫如树人。”英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to rear people;引证解释⒈  培植树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谓培养人才不易,须作长久之计。引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穀;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毛泽东 《做革命的促进派》:“中国 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语辞典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shí nián shù mù bǎi nián shù rén ]⒈  栽植树木需要十年,培养人才需要百年。语本比喻培养人才非常不易或培育人才是长久之计。清·梁章巨。引《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楹联丛话·卷五·廨宇》:「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英语It takes ten years to nurture a tree, but a hundred years to train a man (idiom)​. A good education program takes a long time to develop.
  • 230、十年书: 谓长期攻读所得的学问。
  • 231、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词语解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⒈  用较长的时间繁殖人口、聚积财力、教育人民,使国家富强。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越王使大夫种求和,吴王将许之,伍员力陈不可,吴王弗听。伍员“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232、十年内乱: 特指我国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 233、十年磨一剑:用十年时间磨一把好剑
  • 234、十年窗下无人问: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 235、十年不制衣: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236、实年: 1.实际年龄。 2.旧时官方册籍,登记年龄加用"实"字,以别于虚报的"官年"。
  • 237、时年: 犹时代。 年成。
  • 238、死日生年:“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缩语。指感人的恩德
  • 239、世远年陈: 词语解释⒈  远:久远;陈:陈旧。年代已经相隔很久远了。
  • 240、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词语解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⒈  谓只要意愿能实现,即使是为此而死,也如同活着一样。意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而无憾。
  • 241、如意延年: 词语解释⒈  延年:延长寿命。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 242、日长如小年:一天长的就像一年。形容白昼时间长。
  • 243、弱冠之年:指男子年纪刚到成年的时候。
  • 244、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词语解释⒈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国语辞典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qī nián zhī bìng 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⒈  (谚语)​比喻临急求药,终不可得。引《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宋·朱熹·集注:「艾,草名,所以灸者,干久益善。夫病已深,而欲求干久之艾,固难卒办。」
  • 245、七年战争: 词语解释⒈  18世纪欧洲的一次国际性战争。以英国、普鲁士和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西班牙等为另一方。1756年战争开始,英、法两国主要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战争,而普鲁士与俄、奥主要在欧洲中部进行战争。1763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普鲁士则崛起为欧洲大陆强国。
  • 246、秋年: 1.犹秋季。
  • 247、千年调: 1.长远之计。 2.词牌名。双调,仄韵。宋辛弃疾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辛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
  • 248、清年: 犹盛年。
  • 249、青年装: 词语解释⒈  男式上装的一种。外形与中山装相似。衣领为封口立领;前身有三只挖袋,左上小袋为手巾袋,下面两只大袋为有盖挖袋;正中五粒明钮(亦有暗钮)。款式简洁明快。适合青年和学生穿着。面料选择富有质感、图案较为新颖的布料。
  • 250、青年学: 词语解释⒈  也称“青年研究”。研究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成长规律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探索和总结如何发挥青年的作用,揭示青年工作的规律,以提高青年素质,促进青年成长。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2) 同本义秊,谷熟也。——《说文》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3) 又指一年的收成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4) 又凶年不免于死亡。(5)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6) 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7)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如:年脚下(年尾,年底);年集(阴历年底的集市)(8) 年节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儒林外史》(9) 又如:过年;新年;拜年;年酒(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年敬(年礼。年敬送的礼物);年开(谓新年开始);年对(春联);年羹(过年时吃的羹汤);年团(过年吃的团子)(10) 年纪,岁数年且九十。——《列子·汤问》时年七岁。——《世说新语·方正》周处年少。——《世说新语·自新》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唐· 韩愈《师说》永生五年。——宋· 王安石《伤仲永》(11)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年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年辈(年龄和行辈);年德(年龄德行)(12) 寿命;一生的岁数人固不可以无年。——《世说新语·品藻》(13)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14) 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如: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年耆(年老);年衰(年老);年弱(年轻);年暮(晚年)(15) 年代 。如:年世(年代;年数);年候儿(方言。年头儿;时代);年湮世远(谓年代久远);年韶(指美好的青春时代);年名(年号名)(16) 日期,指某一确定时间 。如:年庚(泛指年份和日期);年时(当年,往年时节;去年);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17) 岁月,泛指时间 。如:年灾月晦(倒霉时运);年年防俭,夜夜防贼(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年所(年数);年律(年月,年岁);年流(年光流逝);年深(时间久长);年运(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年赊(年月长久);年数(泛指时间)(18) 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接袭人家去吃年茶。——《红楼梦》(19)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20) 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21) 姓形容词(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2)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3) 每年的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