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庙的词语
- 76、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
- 77、陆马庙:三国吴陆绩﹐曾任郁林太守﹔东汉马援﹐曾南征郁林。后土人立陆马庙以祀二人。庙在广西容县西北大容山南麓。
- 78、龙庙: 指龙王庙。
- 79、灵庙:庙宇寺观。因其供奉神灵仙佛﹐故称。
- 80、老爷庙: 旧时对关羽庙的俗称。民间常称关羽为关老爷,故名。
- 81、家庙: 家庙jiāmiào (1) 见“家祠” 英 ancestral temple
- 82、火烧祆庙: 《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昔蜀帝生公主,诏乳母陈氏乳养。
- 83、黄牛庙: 庙名。在长江·三峡的黄牛滩边。
- 84、鹤庙:指寺院。
- 85、行庙:天子巡幸或大军出征临时所立的庙。
- 86、公庙:指诸侯国君之庙。
- 87、高庙:1.死后庙号为“高”的君主。具体所指随文而定。2.宗庙。
- 88、二王庙:又称二郎庙。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北玉垒关侧岷江东岸,背山面江。庙前即都江堰。传为纪念秦蜀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都江堰的功绩而建。
- 89、二庙: 指父和祖父之庙。
- 90、大庙:太庙。
- 91、朝庙: 1.祭奠于宗庙。 2.指朝廷与宗庙。
- 92、不迁之庙: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 93、佛庙:佛寺。
- 94、明明庙谟:谟,计策,庙谟,朝廷的谋略,非常明显的国家大计。
- 95、宗庙丘墟:宗庙:天子诸侯祭祀祷告的地方。宗庙变成废墟。比喻国家灭亡。
- 96、娘娘庙会: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活动,每年阴历四月十八日为娘妨诞辰,祭娘娘以祈求育子。
- 97、冷庙烧香:亦作“[[烧香走错了庙门]]”。比喻看错了对象。
- 98、玄谋庙算:玄:玄妙,奥妙;庙算:庙堂的策划。朝廷神妙而重大的决策和谋略
- 99、清庙之器: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 100、坛庙官: 坛庙,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按周礼,春官有典祀,负责四郊坛庙的祭祀,以后,汉奉常之属有诸庙令,魏晋六朝有太庙令,唐宋有郊社令,都是掌郊庙的长官,明代始专设天坛、地坛、帝王庙、祈谷殿等各祠祭专属奉礼之官,清代还增设守卫,都称坛庙官。
- 拼音miào
- 注音ㄇ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廟
- 五笔YM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2) 同本义廟,尊先祖貌也。——《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广雅·释天》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尔雅·释宫》寝庙必备。——《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复于小庙。——《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太庙,天子明堂。——《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庙成。——《战国策·齐策四》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贾谊《过秦论》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至八月朝,诣庙中坐。——《搜神记》藏之于庙。——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3) 又如:少年告庙;庙视道士(庙中管香火的道人);庙主(庙中的牌位;总管全庙事务的僧道);庙见(新妇谒见祖庙);庙祝(管庙里香火的人);庙貌(宗庙中供奉的祖先像);庙堂(宗庙);庙社(宗庙和社稷)(4) 古时供奉神佛的处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庙在山之西。——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5) 又如:庙有小姑像;小艇游庙中;方立庙门;土地庙;城隍庙(6) 古时供奉祭祀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诏为亮立庙于 沔阳。——《三国志》(7) 又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公庙);岳庙(8) “朝廷”的代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9) 又如:庙算(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庙谋(朝廷的谋略);庙朝(专指朝廷);庙略(朝廷的谋略);庙廊(朝廷;借指天子)(10) 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宫前曰庙,后曰寝。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听事是也。——《六书故》(11) 已死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呼及英庙崩, 溥预有入阁之喜。——《典故纪闻》(12) 又如:庙号;庙讳(13) 庙会 。如:赶庙;去庙买点东西动词(1) 祭祀;立庙祭祖(季春之月)以共郊庙之服。——《吕氏春秋》(2) 又如:庙祀(即太祝;立庙奉祀);庙食(谓死后立庙,受人奉祀,享受祭飨)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