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庸的词语

  • 201、庸狡:庸鄙而奸滑。
  • 202、骄庸:居功自傲。
  • 203、庸中佼佼: 庸中佼佼yōngzhōng-jiǎojiǎo (1) 庸:平凡的人。佼佼:特出。指平常人中的特出者 英 person distinguished from the common run; giant among dwarfs
  • 204、庸贱:凡庸卑贱。
  • 205、贱庸: 1.卑微平庸。
  • 206、谫庸:浅薄平庸。
  • 207、嘉庸:犹嘉绩。
  • 208、庸绩:功绩。
  • 209、纪庸:记录功绩。纪,通"记"。
  • 210、庸俗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简称。见“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875页)。
  • 211、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 212、昏庸: 昏庸hūnyōng (1) 昏头昏脑,毫无才干(这么一个昏庸的家伙) 英 muddleheaded
  • 213、毋庸置喙:毋庸:无须,不必。指事实非常明显或理由非常充足,没有必要持怀疑态度。
  • 214、徽庸:丰功﹐伟绩。
  • 215、毋庸讳言: 毋庸讳言(wú yōng huì yán)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
  • 216、无庸讳言:无庸:不用。讳言:不敢或不愿说。不用顾忌,可以直说。也作“毋庸讳言”。
  • 217、恒庸: 1.平常,凡庸。
  • 218、庸何:何,什么。
  • 219、何庸:何用,何须。
  • 220、宫庸:宫墉。禁城的墙垣。指皇室。
  • 221、功庸: 1.功劳;业绩。 2.工程的耗费。
  • 222、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
  • 223、腐庸: 1.指太监。太监腐身而为庸仆﹐故称。
  • 224、肤庸: 1.浅薄平庸。
  • 225、六义附庸: 谓赋。古人认为赋这种文体乃《诗经》“六义”中“赋”的流衍,故以“附庸”相喻。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2) 同本义庸,用也。——《说文》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6) 任用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10) 酬其功劳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形容词(1) 平常庸,常也。——《尔雅》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恒丝庸帛。——《论衡·量知》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3) 平庸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5) 庸俗,庸鄙 。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6) 昏庸,庸下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8) 浅陋 。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名词(1) 功勋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3) 受雇用的人庸人訾厉。——《管子·入国》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5) 劳苦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6) 受雇者的工钱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7) 又如:庸钱(工资)(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9) 姓副词(1) 或许,大概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2) 怎么 。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