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廷的词语
- 1、扬廷: 词语解释⒈ 指殿试。扬,对扬。
- 2、廷布: 词语解释⒈ 不丹首都。人口3万(1993年)。海拔约2700米。1962年起定为首都。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集散地。有雄伟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喇嘛寺院和著名的扎西曲宗城堡。公路通印度及国内其他城镇。
- 3、格廷根大学: 词语解释⒈ 德国的大学。1737年创建于格廷根。设有基督教神学、法律、医学、历史学与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林学、农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
- 4、在廷: 1.《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又《礼记.经解》:"天子者……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后以"在廷"指朝廷。 2.指在朝者,即朝臣。
- 5、虞廷:亦作'虞庭'。指虞舜的朝廷。相传虞舜为古代的圣明之主﹐故亦以'虞廷'为'圣朝'的代称。
- 6、盈廷: 1.亦作"盈廷"。 2.充满朝廷。
- 7、液廷:即掖庭。液,通"掖";廷,通"庭"。皇宫中的房舍,妃嫔所居。
- 8、掖廷:1.亦作“掖廷”。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2.宫中官署名。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以宦官为令丞。
- 9、敭廷:指殿试。敭,对扬。
- 10、小朝廷: 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罗致人才之多。 谓地方长官某一方面的规模、行动类似朝廷。指气焰权势之盛。 指偏安一隅的政权。
- 11、县廷: 1.亦作"县庭"。 2.古称县官行使政令的处所。
- 12、伪廷: 1.亦作"伪廷"。 2.犹伪朝。
- 13、王廷:谓朝廷。
- 14、外廷: 外廷wàitíng (1) 外朝。对皇宫内(内廷)而言。指群臣等待上朝和办公议事的地方 例 至外廷。——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例 为外廷所笑。 英 outside imperial palace
- 15、彤廷: 1.亦作"彤廷"。 2.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 3.泛指皇宫。
- 16、天廷: 天廷tiān tíng (1)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英 God's court;God's palace (2) 帝王的宫廷;朝廷 英 imperial court (3) 天空 英 the sky (4) 指前额的中央 例 天廷饱满 英 middle of the head
- 17、霜廷:肃穆的殿廷。
- 18、内廷: 1.内庭。 2.内朝。对外廷而言。清代内廷指干清门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 19、明廷:指甘泉山。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亦指甘泉宫。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汉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 圣明的朝廷。
- 20、门廷: 1.宫门﹑朝门外的地方。 2.同"门庭"。
- 21、罗马教廷: 罗马教廷Luómǎ Jiàotíng (1) 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国际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罗马城西北梵蒂冈。教皇拥有最高权力,下设有教廷国务卿等,力图控制世界各地天主教会,中世纪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 英 Holy See
- 22、龙廷: 见“龙庭 ”。
- 23、来廷:谓朝见天子。
- 24、家廷: 同“家庭”。
- 25、鬼廷:鬼神之廷府。指植于墓旁之柏树。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柏者,鬼之廷也。"颜师古注:"鬼神尚幽暗﹐故以松柏之树为廷府。"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廷
- 五笔TFPD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2) 同本义廷,朝中也。——《说文》虎兕争兮于廷中。——《楚辞·王逸·九思逢尤》游汉廷公卿间。——《汉书·陆逵传》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见相如。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3) 又如:廷臣(朝臣);廷吏(朝廷的官吏);廷推(明代用高级官吏,由大臣推荐,经皇帝批准后任用);廷魁(科举时廷试头名。即状元)(4) 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 为 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史记》(5) 庭院;院子。通“庭”子有廷内。——《诗·唐风·山有枢》张武军于荧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差使人立于廷。——《左传·定公十四年》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管子·法法》门廷车骑以千数。——《史记·李斯列传》听于廷。——《资治通鉴·唐纪》(6) 朝位;位置奇从奇,正从正,奇与正,恒不同廷。——《马王堆汉墓帛书》形容词公正廷尉,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颜师古注:“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