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弁的词语

  • 26、鹿弁:即鹿皮冠。
  • 27、頍弁:指冠冕。
  • 28、爵弁:古代礼冠的一种﹐次冕一等。爵﹐通'雀'。葍的别名。
  • 29、解弁: 1.离职;免官。
  • 30、将弁:武官的通称。
  • 31、璯弁:古代官员的一种帽子,冠缝饰玉。代称百官。
  • 32、护弁:护兵。
  • 33、冠弁: 1.天子田猎时的装束。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 2.古代礼帽的总称。 3.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以指成年。 4.指官员。
  • 34、股弁: 1.大腿发抖。形容惊惧之甚。
  • 35、峨弁: 1.亦作"峩弁"。 2.武官戴的高冠。
  • 36、大弁:亦作'大弁'。大法。
  • 37、楮弁:即楮冠。
  • 38、朝弁:指君王和朝廷百官。语本《诗.卫风.淇奥》:"会弁如星。"郑玄笺:"天子之朝服皮弁。"孔颖达疏:"皮弁﹐天子视朝之服﹐《玉藻》云'天子皮弁以日视朝'是也。在朝君臣同服﹐故言天子之朝也。"
  • 39、蝉弁: 1.即蝉冠。
  • 40、侧弁:冠倾侧也。歪戴皮帽。
  • 41、兵弁: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
  • 42、弃如弁髦: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 43、皮弁素绩: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
  • 44、冠弁服: 弁服之一,帝王田猎习兵事之服。
  • 45、大弁官: 弁官局的长官,设左、右大弁各一人,左大弁负责中务、式部、治部及民部四省,右大弁负责兵部、刑部、大藏及宫内四省。
  • 46、皮弁草: 1.酸浆的别名。
  • 47、皮弁服:古代天子视朝﹑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缯为之。也称'缟衣'。
  • 48、赤弁丈人: 1.见"赤卒"。
  • 49、弁慄:战栗。
  • 50、弁髦法纪:弁:黑布帽子;髦:儿童眉际的垂发;弁髦:蔑视,抛弃。指蔑视抛弃法令和纪律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A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周礼·弁师》注皮弁。——《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弁,周冠名。——《广韵》突而弁兮。——《诗·小雅·甫田》王与大夫尽弁。——《书·金縢》。传:“弁,皮弁。”不说(tuō,脱掉)弁而死于 崔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2) 又如:弁师(周礼官名。为夏官的属官。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弁冕(古时的礼帽。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又比喻首领、魁首)(3) 古时指武官,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后专指低级武官 。如:武弁;马弁;弁目(清代兵士头目的通称)动词(1)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诗·齐风 ·甫田》(2) 又如:弁丁(苦力,役夫)(3) 加冠头各立序论,以弁其端。——《唐诗品汇·总序》(4) 又如:弁琼(指镶在马冠上的美玉)(5) 放在前面乃书是言以弁君为诗之端。——清· 龚自珍《送徐铁生序》(6) 又如:弁首(卷首,前言);弁端(卷首);弁语(弁言);弁论(犹弁言)形容词急予甚弁焉。——《汉书·王莽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