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弟的词语

  • 51、五传弟子: 谓第五代弟子。
  • 52、四门弟子:指太学生。
  • 53、十七弟子: 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参阅明·张九韶《群书拾唾》。
  • 54、十大弟子: 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 55、三千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孔门弟子。
  • 56、女弟子: 女性的徒弟、学生。 称妓女。
  • 57、门弟子: 1.谓及门的弟子。
  • 58、弟子: 弟子dìzǐ (1)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英 disciple;follower;pupil
  • 59、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 60、弟靡:谓柔顺而随波逐流。
  • 61、弟长: 1.谓年少的和年长的相互友爱。
  • 62、弟子员:汉对太学生﹑明清对县学生员的称谓。
  • 63、弟弟: 弟弟dì di 1.  弟弟,同父母 (或只同父或母) 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英 younger brother; 2.  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 64、契弟:结义的弟弟。
  • 65、内弟: 内弟nèidì (1) 妻子的弟弟 英 brother-in-law;younger brother of one's wife
  • 66、陆弟:指陆机之弟陆云。
  • 67、乌衣子弟:指出身贵族的年轻人。
  • 68、高足弟子:高足:良马,指高才。弟子:学生。指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 69、族弟:同高祖兄弟的弟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少者
  • 70、佛弟子: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 71、姊弟:亦作'姊娣'。姐姐和妹妹。姐姐和弟弟。
  • 72、诸弟: 1.所有同宗之弟。 2.指所有同胞弟弟。鲁迅有《别诸弟》诗。
  • 73、仲弟:二弟。
  • 74、冢弟:敬称国君之弟。
  • 75、稚弟: 1.幼弟;年小的弟弟。
  • 拼音dì,tì,tuí
  • 注音ㄉㄧˋ,ㄊㄧˋ,ㄊ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XHT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2) 同本义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3) 弟弟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8) 古代亦称妹为弟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动词通“悌”。敬爱兄长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