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弹的词语
- 201、弹片: 弹片dànpiàn (1) 炮弹、炸弹等的金属弹体或弹头在爆炸后产生的碎片 英 shell fragment;shrapnel;splinter
- 202、弹抨:弹劾﹑抨击。
- 203、抨弹: 抨弹pēngtán (1)弹劾 英 lash (2) 批评;攻击 英 critize
- 204、弹盘: 1.装机枪子弹的圆盘。
- 205、弹拍:犹弹奏。
- 206、拍弹:中唐以后一种流行曲调。演唱时伴有表情﹑动作。
- 207、反弹琵琶:原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 208、弹镊:弹击镊子,使发响声。镊工以此招唤主顾。
- 209、新沐弹冠:刚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把帽子上的尘土弹去,比喻人要洁身自好。
- 210、弹幕:中文流行词语,指的是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
- 211、弹幕演员: 弹幕仿佛融入视频剧情的意思,不是水军的意思。
- 212、烟幕弹: 烟幕弹yānmùdàn (1) 能发出带色浓烟的装置 英 smoke shell
- 213、弹墨:弹劾的奏章。 工匠以墨线规划形状尺寸等。
- 214、鸣弹:指弦乐器。如琴瑟琵琶之类。
- 215、妙弹:精彩的弹奏。
- 216、弹棉花: 因为弹棉花的声音单调,重复,总是“嘭嘭”、“嗡嗡”的声音,所以俗语中把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没有新意,多为空话,比之为“弹棉花”。
- 217、猫弹竹:即狸头竹。详"狸头竹"。
- 218、弹论: 1.犹弹劾。
- 219、咬卵弹琴:犹言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 220、卵弹琴: 1.犹言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 221、乱弹:戏曲名词。自明至清初,陕西地方戏梆子腔秦腔 因用弹拨乐器伴奏而被称为乱弹。 戏曲名词。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对昆腔以外各剧种的统称。 戏曲名词。指京剧。 乱说,胡扯。
- 222、乱弹琴: 乱弹琴luàntánqín (1) 胡闹或胡扯 例 这简直是乱弹琴 英 act and/or talk like a fool;talk nonsence;a lot of nonsense
- 223、弹路: 1.以弹丸弹射路人。《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后因以"弹路"指统治者的暴虐行为。
- 224、投手榴弹:中国学校体育课内容之一。
- 225、手榴弹: 手榴弹shǒuliúdàn (1) 用手投掷的一种炸弹,有的装有木柄 英 grenade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彈
- 五笔XUJ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dàn名词(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2) 同本义弹,行丸也。——《说文》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5) 弹弓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6) 炸弹 。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7) 另见tántán动词(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2) 同本义弹,行丸也。——《说文》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4) 弹击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复弹其铗。复弹其剑铗。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8) 批评,揭发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10) 针刺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11) 测定重量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13) 另见dàn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