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待的词语

  • 26、知人待士: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 27、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词语解释⒈  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28、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词语解释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 ]⒈  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引证解释⒈  同“养儿防老,积穀防飢”。引《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自古道:‘养儿待老,积穀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平妖传》第十六回:“常言道:‘养儿待老,积穀防饥。’”国语辞典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dài lǎo jī gǔ fáng jī ]⒈  抚养儿女,以待年老时有人奉养;积蓄谷物,以防备饥荒时有粮可吃。也作「养子防老,积谷防饥」。引《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
  • 29、相待而成:互相辅助以取得成功。
  • 30、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词语解释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shì bié sān rì,guā mù xiāng dài ]⒈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肃(鲁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引证解释⒈  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后因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谓别后进步快速,当另眼相看。引《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 蒙 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肃 ( 鲁肃 )拊 蒙 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 吴 下 阿蒙。’ 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 穰侯乎 !’”国语辞典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shì bié sān rì guā mù xiāng dài ]⒈  进步神速,使人另眼相看。引语本《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3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词语解释⒈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32、敛翼待时: 词语解释⒈  敛:收敛;翼:翅膀。收束翅膀等待起飞的时机。比喻收敛锋芒才华,等待时机。
  • 33、计日而待: 计日而待jìrì’érdài (1) 达到目标的日子已是预期中的事 例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之。——诸葛亮《出师表》 英 be just round the corner
  • 34、竭诚以待: 词语解释⒈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35、红丝待选:选:选择,挑选。指为女儿择女婿
  • 36、东阁待贤: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十五年始置。清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
  • 37、待价藏珠: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38、待时而举:  见“待时而动 ”。
  • 39、待絶: 词语解释⒈  等待死亡。
  • 40、待势乘时:势:形势。静观形势,利用时机
  • 41、持重待机:持重:小心谨慎。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
  • 4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 词语解释⒈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43、不亡何待:不灭亡还能等待什么。即必然灭亡。
  • 44、有待: 有待yǒudài (1) 尚待;需要等待 例 这个问题有待解决 英 still wait for;have yet to;remain to be seen
  • 45、善待: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
  • 46、待机: 待机dàijī (1) 等待适当的机会;伺机 例 待机而动 英 await the opportune moment;await an opportunity;bide one's time
  • 47、虐待罪: 在我国,指经常以打骂、捆绑、限制自由、凌辱人格、冻饿、有病不给医治和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迫害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
  • 48、双模双待: 指手机双网双号同时在线。
  • 49、屏息以待: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50、待岗:待岗是相对在岗而言的,待岗不同于下岗,按照劳动部门的部署,近几年要实现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岗,有的转为失业,其中还有一部分理解就是转为待岗了。
  • 拼音dài,dāi
  • 注音ㄉㄞˋ,ㄉ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FFY

基本释义

dài动词(1) 暂时停留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2)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3) 另见dàidāi动词(1) (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2) 同本义待,逗也。——《广雅》有待而行也。——《易·归妹》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4) 对待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6) 招待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8) 需要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10) 要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12) 防备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依靠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14) 容,让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15) 要是,如果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16) 另见dā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