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律的词语

  • 76、律格: 1.指戒律。 2.格律。
  • 77、律服:守小乘戒律的人所穿的法衣。
  • 78、律法:法律。律吕的法则。指格律。规律。
  • 79、律风:《汉书.律历志上》:"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后因以"律风"指和风。
  • 80、律度: 1.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着之话言,为之律度。"杜预注:"钟律度量,所以治历明时。"一说犹法度﹑法制。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2.犹规矩,法度。 3.音律的法度标准。
  • 81、律典:法典;律条。
  • 82、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 83、律乘: 词语解释律乘[ lǜ chéng ]⒈  戒律的教义。引证解释⒈  戒律的教义。引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 84、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 85、律本:律吕之本,指黄钟。古以黄钟为十二律之本,其余十一律皆据之以生。
  • 86、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或者不受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 87、交换律: 词语解释⒈  几个数相加或相乘,不因这几个数的次序变更而影响其结果的运算定律。一般地,在某个集中若有一个代数运算,使集中任意两个元素经过这个代数运算所得结果与次序无关时,就称这个代数运算满足交换律。
  • 88、结合律:在数学中,结合律(associative laws)是二元运算可以有的一个性质,意指在一个包含有二个以上的可结合运算子的表示式,只要算子的位置没有改变,其运算的顺序就不会对运算出来的值有影响。
  • 89、节律: 节律jiélǜ (1) 节奏与规律 例 心节律 例 脉搏节律 英 rhythm
  • 90、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jīngjì guīlǜ (1) 指经济现象间本质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或失去作用,人们的任务是认识经济规律并利用它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谋福利。也叫“经济法则” 英 economic law
  • 91、九章律: 词语解释⒈  汉代的法典。由萧何参考秦代法律制定。有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章。原文已失传。国语辞典九章律[ jiǔ zhāng lǜ ]⒈  汉初的法律。高祖时,萧何参考取摭《秦法六律》制定而成。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户律》、《兴律》、《厩律》等九种法律。
  • 92、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曾译为虎克定律,是力学弹性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表述为:固体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应力与应变(单位变形量)之间成线性关系。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称为线弹性或胡克型(英文Hookean)材料。
  • 93、底特律:底特律(Detroit),位于经纬度42°19′N,83°2′W,建立于1815年,面积约370.2Km²,其中陆地面积为359.4Km²,水域面积为11Km²。
  • 94、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 95、干律: 词语解释干律[ gàn lǜ ]⒈  即阳律。指十二律中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 96、风律: 1.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 2.古代的一种占卜的方法。
  • 97、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词语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fǎ lā dì diàn cí gǎn yìng dìng lǜ ]⒈  确定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律。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该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即ε=δφδt。一段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blvsinθ可看成是该定律所描述的一种特殊情况。
  • 98、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行法律规范中,由于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凡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99、否定之否定规律: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 100、律师: 律师lǜshī (1) 在案件中为委托人辩护、代理诉讼及处理平常法律业务的人员 英 lawyer;solicitor; attorney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2)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律,均布也。——《说文》出以律。——《易师》律,法也。——《尔雅·释诂》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汉书·高帝纪》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商君书·战法》以律非故杀。——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律则(律条);律贯(法律系统);律科(法令条文);律度(规矩,法度);律纪(纪律);律贯(指法律系统);律斩(依法斩决)(4) 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截竹为管谓之律。——蔡邕《月令章句》(5) 又如:律本(指黄钟。黄钟为十二律的开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称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6) 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五声六律十二管。——《礼记·礼运》(7) 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律吕(乐律的通称);律均(古乐的十二律与五韵);律历(指乐律和历法)(8) 律诗的简称 。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9) 佛教的戒律 。如: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律仪(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律爷(小道士对师父的敬称)(10) 古代爵位的等第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11) 指季节和气候大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陆游《春望》动词(1) 约束五伯兼并,而以桓律人。——《韩非子·难四》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隐《娇儿诗》(2) 又如:律人(约束他人);律身(律己)(3) 遵循劳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4) 击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枚乘《七发》形容词(1) 高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2)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