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忽的词语
- 51、弃忽:遗忘,忽略。
- 52、欺忽:犹言看不起。
- 53、平忽:平息,平静。
- 54、瞥忽:犹倏忽。
- 55、翲忽:微细。
- 56、票忽: 1.犹飘忽。
- 57、飘忽: 飘忽piāohū (1) (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英 drift (2) 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例 飘忽无迹 英 mobile;uncertain
- 58、蓦忽:忽然。
- 59、杪忽: 1.亦作"杪曶"。 2.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
- 60、秒忽:比喻极细微的数目。
- 61、眇忽: 隐约不明貌;微茫貌。 顷刻;瞬息。指极短时间。 幽微。
- 62、迷忽:迷糊。
- 63、猛忽: 突然。
- 64、芒忽: 见“芒芴 ”。 芒、忽皆为极小的计量单位,两者并称用以形容极其微小。
- 65、沦忽:没落,衰微。
- 66、凌忽:轻慢。
- 67、陵忽:欺凌轻慢。
- 68、落忽:方言。熟睡。
- 69、拉忽: 拉忽lǎhu (1) 〈方〉粗心大意;马虎 例 你太拉忽,总是丢三拉四 英 careless;negligent
- 70、倨忽:傲慢轻忽。
- 71、搢忽: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2.引申指朝见。
- 72、简忽:轻视﹐疏忽。
- 73、齐打忽:方言。一齐;一块儿。
- 74、挥忽:倏忽;飘忽。
- 75、怳忽: 1.亦作"怳惚"。亦作"怳歘"。亦作"怳曶"。 2.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忽。" 3.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 4.形容变化疾速。
- 拼音hū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忽
- 五笔QRN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2) 同本义忽,忘也。——《说文》忽,轻也。——《广雅·释诂三》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4) 好像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副词(1) 忽然;突然忽逢桃花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忽闻客大呼。——明· 魏禧《大铁椎传》忽一人大呼。——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2) 又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形容词(1) 急速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3) 渺茫;辽远;恍忽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名词(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2) 姓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