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忽的词语

  • 76、恍忽: 见“恍惚 ”。
  • 77、荒忽:遥远貌。 虚妄;荒诞。 反复多变貌。
  • 78、慌忽: 慌忽,慌惚huānghū,huānghū (1) 不明白,不真切。也作慌忽 例 海之百灵秘怪,慌惚毕出。——韩愈《南海神庙碑》 英 ecstasy
  • 79、幻忽:犹隐约。
  • 80、佚忽:疏忽。
  • 81、欻忽:亦作'歘忽'。忽然;迅疾貌。
  • 82、长忽:吴方言。一睡不醒,多用于指死亡。
  • 83、暴忽:暴风。
  • 84、伯忽:蒙古语称鹿为'伯忽'。
  • 85、晻忽: 1.亦作"晻曶"。 2.迅速,突然。
  • 86、阿那忽:形容体态柔美﹑苗条。阿﹐通"婀"。忽﹐助词。
  • 87、恤近忽远:恤:怜惜;忽:疏忽。对自己亲近的加以照顾,对不亲近的就予以忽视。
  • 88、简忽所见:指肤浅的见解。
  • 89、飘飘忽忽:比喻云、雨、泉等轻轻地飘飞。 喻人的行事作风不实在、不踏实。
  • 90、飘忽不定:指变幻无常,动荡不定。
  • 91、乾忽剌:干燥。忽剌,语助词。
  • 92、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 93、倏忽即逝:倏:常见于古语,有不一会儿、很快的意思。很快消逝。
  • 94、不可忽视: 重要,不能轻视。
  • 95、二忽三性: 二忽三性 èr hū sān xìng 晋语等方言中形容人多变。
  • 96、倏来忽往: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 97、屎忽鬼: 在粤语中是指人的屁股,即臀部。粗口中借屎忽骂人,如:屎忽精、屎忽鬼。
  • 98、瞻前忽后:语出《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后以"瞻前忽后"形容难以捉摸。
  • 99、晕忽忽: 见"晕晕忽忽"。
  • 100、晕晕忽忽: 亦作“晕忽忽”。
  • 拼音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RN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2) 同本义忽,忘也。——《说文》忽,轻也。——《广雅·释诂三》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4) 好像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副词(1) 忽然;突然忽逢桃花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忽闻客大呼。——明· 魏禧《大铁椎传》忽一人大呼。——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2) 又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形容词(1) 急速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3) 渺茫;辽远;恍忽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名词(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2)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