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怀的词语

  • 51、下怀:自己的心意。原为谦词。
  • 52、性怀:犹性情。
  • 53、同怀:同心。指情投意合。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 谓同胞兄弟姐妹
  • 54、天怀:出自天性的心怀。
  • 55、通怀:谓互相交流情意,抒发胸怀。
  • 56、思怀:谓胸中的学识。情怀。怀念。
  • 57、身怀六甲: 身怀六甲shēnhuái-liùjiǎ (1) 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的日子。《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一卷。谓妇女身怀胎儿 例 偏偏媳妇身怀六甲,好容易逃至海外,生下红蕖孙女,就在此处敷衍度日。——《镜花缘》 英 be pregnant
  • 58、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 ]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引证解释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59、神怀: 1.犹胸怀。
  • 60、说怀: 1.悦服。
  • 61、日久忘怀: 词语解释⒈  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 62、清怀: 清高的胸怀。
  • 6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词语解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证解释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左传·桓公十年》:“初, 虞叔 有玉, 虞公 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穀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中英杰 《罗浮山血泪祭》:“天之苍苍,正色何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能的真理你为什么无动于衷?”亦省作“匹夫怀璧”。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藏书画沽祸》:“书画之癖,往往沽祸,古今皆然,亦匹夫怀璧之义。”国语辞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⒈  拥有珍宝容易招来祸害。吾焉用此,其贾害也。』」也作「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引《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64、破怀: 1.破碎的心。
  • 65、灵怀:指楚怀王。
  • 66、理怀:理智的心怀。
  • 67、老怀: 1.老年人的心怀。
  • 68、离怀: 1.离人的思绪﹔离别的情怀。 2.离开母体。
  • 69、了然于怀: 词语解释⒈  了然:了解,明白;怀:心怀。心里非常明白。
  • 70、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 71、虑怀: 词语解释虑怀[ lǜ huái ]⒈  思虑怀念。引证解释⒈  思虑怀念。引《鬼谷子·飞箝》:“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
  • 72、旅怀: 词语解释旅怀[ lǚ huái ]⒈  羁旅者的情怀。引证解释⒈  羁旅者的情怀。引唐 祖咏 《过郑曲》:“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唐 张继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江 汉 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明 李贽 《客吟》诗之一:“旅怀日不同,客梦翻相似。”
  • 73、开怀儿: 指妇女第一次生育:没开过怀儿(没有生过孩子)。
  • 74、眷怀: 词语解释眷怀[ juàn huái ]⒈  关怀;思念。例眷怀祖国。英yearn for; miss;引证解释⒈  亦作“睠怀”。眷顾;关怀。引宋 曾巩 《节度使制》:“惟亮天功,待汝守四方之効;无轻民事,副予安百姓之心。尚体眷怀,岂烦多训。”明 唐顺之 《答夏桂洲相公书》:“明公与国为体,恐未能忘江湖之忧;而圣主眷怀耆旧,亦恐不能得允遂 东山 之卧耳。”清 龚自珍 《对策》:“伏愿皇上睠怀风俗,益奠南国苍生;砥礪搢绅,益诫西边将帅。”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荐绅在朝,无权藉,或有箸位,遭易姓则逐流而徙,其间虽俯仰异趣,然睠怀故国,情不自挫,悲愤发於文辞者,故所在而有。”国语辞典眷怀[ juàn huái ]⒈  关心怀念。引明·唐顺之〈答夏桂洲相公书〉:「而圣主眷怀耆旧,亦恐不能得久遂东山之卧耳。」
  • 75、怀远以德: 词语解释⒈  怀远:笼络安抚远方的人。旧指用恩惠、德政去安抚边远地区的民众。
  • 拼音huái
  • 注音ㄏㄨ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NG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2) 同本义怀,思念也。——《说文》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维以不永怀。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4) 心里存有;怀藏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尚怀狐疑。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6) 包容;包围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怀万物。——《淮南子·览冥》(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9) 归向;依恋戎狄怀之。——《国语·晋语》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12) 安;安抚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名词(1) 胸口;怀抱里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3) 心意;情意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逆以前我怀。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查看更多]